古代科举的顺序

远看一只花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你却成风 2星

共回答了206个问题采纳率:99.3% 评论

1、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2、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3、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13小时前

11

步步梦 2星

共回答了211个问题 评论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县州府儒学招生考试,也称“童子试”,考中生员,俗称“秀才”。

乡试,省级考试,明清在南北直隶和布政使司驻地考试,考中为“贡生”,俗称“举人”。

会试,全国考试,在京都举行,礼部主持,主考、副主考皇帝指定,时间三天,考中为“贡士”。

殿试,在皇宫举行,皇帝亲试,时间一天,考后为进士,分三甲,可称“天子门生”。

乡试、会试都是三年一试,一般乡试在八月,又称“秋闱;会试在第二年春二月,又叫“春闱;殿试在会试后两月。

11小时前

4

黑白桅子派 2星

共回答了279个问题 评论

1、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中者称为秀才;

2、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

3、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

4、经皇上亲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其他进士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一年有两次,称为“春闱”和“秋闱”。 乡试由取得“生员”资格的人参加,是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因多在秋季举行,

8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