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绾君 3星
共回答了390个问题采纳率:92.2% 评论
所谓“三代之治”,有时简称“三代”,指中国最早三个统一政权——夏、商、周。“三代之治”的说法是西汉时期的儒家人士提出的,他们认为夏、商、周是中国治理得最好的三个典范朝代。
“三代”之时的帝王的道德人品和治国态度(不包括夏桀、商纣、周幽王三个末帝和其他个别昏庸君王)乃是后世帝王的楷模,尤其夏禹、商汤、周文王被尊为“三王”;另外,“三代”的政治形式也是最有利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
因此,历代帝王都标榜要效法三代。而儒家人士都喜欢言则称“三代”,将之当做一种政治理想国来作为当世的参照标准。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对明朝灭亡的教训进行思考之后,首次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因为不能找到有效的制衡君权的办法,也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了“三代”。
但事实上,“三代”,尤其夏、商两代,并没有可靠的信史留下,因此所谓“三代”之治很大程度上只是古人的一种想象。目前来看,就“三代”的真正影响而言,应该是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国家政治文明。
3小时前
庸俗小市民 2星
共回答了64个问题 评论
三王[sān wáng]
古代人类始祖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禹、汤、周文王(姬昌)以及周朝第二位帝王周武王(姬发)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归仁。”
三王常和五帝并称“五帝三王”,也常和尧、舜并称“二帝三王”,加上三皇合称“三皇五帝三王”。例如,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白居易《与元九书》:“二帝三王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礼记》云:“三皇禅奕奕,谓盛德也。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也。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也。
1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4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