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流年 1星
共回答了161个问题采纳率:99.9% 评论
“文学真实”属于“艺术真实”的一种,它和“生活真实”共同构建了文学的“真实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它所体现出来的内涵就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既包含底层的“生活真实”,同样需要达到更高等级的“文学真实”或者说“艺术真实”。
那么,这两种“真实性”都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
“生活真实”:文学作品中必须遵循真实生活的底层逻辑
说“生活真实”是文学作品中需要遵循的生活逻辑,这句话有点抽象,我们不如用一个故事来阐述这一点。
世界著名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写作《复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
这个故事如何结尾,托尔斯泰有不同的想法,到底要不要让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结婚,托尔斯泰犹豫了很久。
最后他不想再忍受这样思想的分歧,就一气之下将决定权交给了运气。他想用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方式来决定出到底要不要结婚。
硬币抛起,落下,不能结婚。
托尔斯泰看到这个结果之后,在即将动笔的时候突然大喊:“不行!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必须结婚。”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就是情节在发展的时候,人物的命运其实不完全由作者来掌控的,它必须要遵循生活的逻辑。
情节发展到那里了,如果放在现实社会中,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是一定会结婚的,所以小说中也必须要遵循这样的发展脉络。
如果能理解了这一点,不妨再思考这样一个经常被人提及的问题:
为什么现代的很多作品,与流传的经典著作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其实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甄别,那就是把自己代入作品的每一个主要人物中,然后以他们的角度来做出每一次情节安排下的选择。
那么就会发现,经典著作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非如此不可”,而那些质量较低的作品在代入的时候就会很明显地发现,“怎么可能如此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写手,尤其是写一些青春、都市言情等等类别的作者,他们给小说安排的结局都非常假,甚至都以“死亡”来终结。
从小到大,我们身边的同龄人除了一些天灾、人祸之外,有几个是为了一些所谓青春期的“情感”而死亡的?
这明显就是不遵循生活逻辑的情节安排,也就是没有遵循“生活真实”。
“文学真实”:在遵循了合理生活逻辑之后的典型塑造
“文学真实”是人为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出来的,即在满足了生活逻辑的基础上,人为塑造的真实性。
21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5个回答
3个月前3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纠结网件r8500和华硕rt-ac5300现在都出了梅林固件 那我应该选择哪一款比较好呢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4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三国 董贼 曹贼 大耳贼 碧眼贼 红脸贼 环眼贼 三姓贼 盲眼贼 锦帆贼 司马老贼 分别指哪些人
1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