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婷子 3星
共回答了310个问题 评论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检,光宗的第五子,继承皇位以后诛杀魏忠贤,对朝政十分用心,但后来因为各地农民起义频频出现,再加上北方皇太极不断攻击,又崇祯性多疑,最后刚愎自用。
明朝是中国汉族最后一个建立的王朝,明朝时期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一共在位十七年,年号崇祯,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崇祯继承皇位的时候只有十六岁,那个时期的明朝正处于内乱、外患,各地势力割据的状态。刚登基的崇祯,对政务不是很熟悉,但他对自己很有信心,每天为了政务勤俭勤勉,兢兢业业。
崇祯用了十七年的时间,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明末文官集团抗争上面,崇祯为了不让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想尽了一切的办法,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最后最终城破自缢。崇祯去世以后,明朝还存活了一段时间,当时掌控大权的人是永历皇帝,不过没过多久明朝就真的走向了灭亡。
3小时前
颩蓅才孒 2星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评论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是由无数过朝代组建而成。每一个朝代都是由皇帝进行统治,皇帝是否贤明跟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比如秦二世太过于血腥和残暴,心狠手辣,压榨老百姓,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从而就导致了百姓纷纷集结,借此反抗秦朝残暴的统治。秦国也慢慢的走向灭亡之路。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说法。一个朝代的走向,跟皇帝一个人是否勤政爱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在众多的明朝皇帝当中,除去明孝宗、朱棣和朱元璋,最勤勉的当属于崇祯皇帝。但是明朝却在他的手中走向了灭亡。
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他们都不算是比较勤政。嘉靖皇帝在晚期的时候,在宫墙之中,整日沉迷于修炼,他不上朝长达了二十八年之久。更是跟朝廷上的大臣对着干,但朝廷上的那些事该办的还是办了。就连天启皇帝,天启皇帝是有名的木匠皇帝。他对国家社稷的那些大事根本就不上心,还将有些事情交给了魏忠贤去办理。魏忠贤没有权力办的事情,还是得天启皇帝出面。但是这样的事情很少。天启皇帝将自己处理朝政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了自己专研木头的事情上,朝廷依然在运转着。
明朝的崇祯皇帝可谓是对国家社稷之事极为上心。他上心到一个什么程度?他批改完大臣上呈的奏折之后,就起驾前去探望皇太后。崇祯皇帝和皇太后说着说着,因为批大臣的奏折太晚了,累得在自己的椅子上睡着了。按理说,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没有将国家社稷的大事放在心上,都没有亡国。反而最勤政的崇祯皇帝却成了亡国之君。很多人就会觉得崇祯皇帝很可怜,替嘉庆皇帝和万历皇帝背了黑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作为一名明朝的皇帝,崇祯皇帝根本就抓不到事情的重点。在崇祯皇帝执政期间,明朝的行政权力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大部分的官员都有负责的事项,完全可以通过朝廷的官员自己运转。皇帝呢主要是处理一些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并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皇上来处理。如果每一件事情都选皇上亲自处理,那还不得累死。
崇祯皇帝之所以那么累,那是因为他管了很多不需要他管的事情,陷入了处理繁忙事务的过程当中。崇祯皇帝在遇到问题之后,也没有对其进行判断和分析。他根本就没有区分哪些该他管的,哪些是他根本就不需要管的。不管是该管的,还是不需要管的,崇祯皇帝都将他们拦在自己的身上,这样一来,能不累吗?自己不仅累倒了,还将明朝推向了灭亡。小编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清朝就是沿袭了明朝的一些政治制度,维护了皇家的皇权。把皇权主要集中在皇上一人身上。清朝虽然是沿袭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是还是有差别的。明朝的内阁是手掌大权的内阁,而清朝的内阁仅仅是一个衣架子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手掌大权。清朝真正的手掌大权仅有皇帝一人。
关于清朝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必须要通过皇上的准许才能处理。清朝的皇帝根本就没有秘书,没有人辅助皇帝处理事务。朝廷上的那些地方官员有事没事的时候,都会给皇帝上呈奏折,找一个存在的理由。他们非常怕皇上忘记自己,通过上呈奏折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不仅制度上大不相同,还有一个标准也容易被忽视掉。那就是选择储君。康熙时期就发生了八个王爷夺皇帝之位的斗争,到最后就形成了一个较为秘密的立储君的制度。其实到了雍正皇帝之后,基本上储君人选的悬念根本不大,就好像是合乎情理一样。雍正选择乾隆,那都是康熙指定的。乾隆皇帝选嘉庆来当自己的继承人。天下的老百姓也是知道的。
在清朝真正出问题的,是从乾隆选择那个嘉庆皇帝登上了帝王之位,之后便是嘉庆皇帝让道光皇帝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再之后就是道光皇帝让咸丰皇帝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每一任皇帝所选的继承人的标准基本上都是比较沉稳、老实、不爱折腾的性格。
不幸的是,嘉庆皇帝执政之后,直到下两任皇帝,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当时提倡与各国进行交流,但是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就守着本分,以闭塞的是管理方式对国家进行管理,从而导致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就算清朝的大臣想折腾,皇帝不折腾,也折腾不起来。
4小时前
心里好冷 3星
共回答了381个问题 评论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入北京城,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所以他应该算是最后一位皇帝。当然还有南明政权,只算是负偶顽抗,所以不被认为是明朝的延续。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朱由检性情多疑,事必躬亲,急于功利。当时明朝内忧外患严重,国内农民军四处起义纵横南北,又赶上小冰河时期灾情严重粮食减产,关外后金势力快速发展,不断冲击边境。而明朝朝廷腐败,卫所制度腐朽,士兵战斗力低下。崇祯生不逢时,他虽然多疑,不善用人,志大才疏,但他勤于政务,爱岗敬业。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如处理阉党一案,也有心细多疑,优柔寡断之一面,如关于是先攘外抑或先安内,一直拿不定,遂误国家;既有刻薄寡恩翻脸无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肠之一面,对周皇后互敬互爱;他自律极严,不耽声色犬马;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焕、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具一代文武全才,任用他们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一旦翻脸,严酷无情,果于杀戮,导致用人不专,出现崇祯朝五十相局面;他悯恤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无度,驱百姓于水火;他励精图治,经常平台召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终成孤家寡人,自缢于煤山。
崇祯如果迁都南京,或许明朝还能延续几十年,但是明朝皇帝大多刚烈,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不像清朝的皇帝在面对西方列强只会逃跑,割地赔款。如果崇祯面临形势不是那么严重,明朝或许会实现中兴。
24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2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4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