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半柠檬 4星
共回答了456个问题采纳率:96.9% 评论
“屣”“履”“屐”“屦”四个字,它们的含义基本相同,都指“鞋”,但仔细辨析,却又有细微的差别。
屣,一般指拖鞋
“屣”,读音xǐ,本指穿鞋不着鞋跟,后特指拖鞋,也指拖着鞋走路。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文中的“屣”既非穿鞋不着鞋跟,又非穿着拖鞋,而是拖着无跟的旧鞋。这句话描写的是宋濂为求学而“背着书箱,拖着旧鞋,步履艰难地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倒屣相迎”是一个成语,讲的是东汉时的蔡邕与王粲的故事。一天,蔡邕听门人报告说外面有一个叫王粲的小孩来求见。蔡邕早已耳闻王粲的大名,他年龄虽小,却才智过人。蔡邕爱才之心急切,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好,顺势倒拖着鞋子就跑出去迎接王粲。后遂用“倒屣相迎”来形容热情欢迎宾客和对宾客的重视。
倒屣相迎
履,古人对鞋的通称
“履”,读音lǚ,是会意字。《说文》中释“履,足之所依也”,后泛指一般的鞋,如成语“郑人买履”。有时也作动词,意为踩着,如成语“如履薄冰”。
成语“削足适履”出自《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未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意思是因听信坏人的话而骨肉相残、父子相危,就好像砍去脚趾头而适应鞋的大小,砍去头颅而便于戴冠一样愚蠢。现用“削足适履”来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
吐鲁番古墓群出土的织成履
屐,相当于今天的木屐
“屐”,读音jī,鞋底用木板做成的鞋,一种是平底的,一种是鞋底有齿的。唐以前“屐”常用作登山鞋,宋以后基本上就是专门的雨鞋了。宋·张瑞义《贵耳集》:“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
历史上有名的“谢公屐”指谢灵运为登山特别设计的木头鞋。这种鞋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形状像拖鞋,底上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很是方便。
木屐
屦,也可理解成草鞋
“屦”,读音jù,用麻、葛等制成的一种鞋,是一种较古老的鞋。《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中的“葛屦”就是一种用葛制成的鞋。
周朝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为周王及王后制作草鞋,这些人叫“屦人”。据《周礼·天宫·屦人》记载,屦人的职责是“掌王及后之服屦”。国王和王后夏天穿的鞋一般是葛草编的草鞋,而且草鞋需要和服饰颜色、款式搭配,“玄端黑屦”“素积白屦”,意思就是黑草鞋配黑衣服,白草鞋配白腰带。
21小时前
浅唱呐回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我们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履”、“屣”、“屐”这四个字傻傻分不清!其实,它们的含义基本相同,都是鞋的意思。但它们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在特殊的语境中更不可混用。那么,这几种鞋究竟有何不同呢?
【履】
“履”读音“lǚ”。《说文》:“履,足所依也。”古人称鞋的地方,一般都说“履”,如成语“郑人买履”。有时也做动词,意为踩着,如成语“如履薄冰”。当然还有特殊的用法,常见如下两个典故:
珠履:典出《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原指珠饰之履,后喻指有谋略的门客。
躧履起迎:《汉书·隽不疑传》:“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来不及穿好鞋,喜出望外,形容迎接客人的急切心情。
诗词示例: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孔雀东南飞》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萧衍《莫愁歌》
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柳永《玉楼春》
【屣】
“屣”读音“xǐ”。这个字是从“躧”、“蹝”演化而来的,本指穿鞋不著鞋跟,后特指拖鞋,也指拖着鞋。常见有“倒屣”、“脱屣”两个典故。
倒屣相迎:《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与“躧履起迎”的典故非常相似,但须区别对待。
脱屣:《汉书·郊祀志上》:“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比喻把事情看得很简单,犹如脱掉鞋子,有轻视的意思。
诗词示例:
忽闻扣户醉吟声,不觉停杯倒屣迎。——白居易《喜裴涛使君携诗见访醉中戏赠》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屐】
“屐”读音“jī”。木质的鞋,下有两齿,一般称木屐。《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这种鞋子保暖较差,适合夏季雨天走在泥泞的路上,优点是坚硬防滑,脏了也容易清洗。主要分为阮家屐和谢家屐两大流派,而谢家屐又分谢安屐和谢灵运屐两个分支。
阮家屐:晋阮孚,性好屐,尝自蜡屐,并慨叹说:“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后以“阮家屐”泛指木屐。亦省称“阮屐”。
谢安屐:语本《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棊,看书既竟,便摄放牀上,了无喜色,棊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谢公屐:谢灵运曾发明一种木鞋,专门用来登山,底上装有活动的齿。《南史·谢灵运传》:“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19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2个月前7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4个回答
2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3年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