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女 3星
共回答了364个问题 评论
在魏书十四中与程昱、郭嘉、董昭、蒋济和刘放同传,相当于曹魏的高级参谋和智库一类的存在。陈寿也早就为大家给出了他们的合理定位。
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陈寿拿刘晔等人与曹操的谋主荀攸做比较,认为他们的才智和谋略可以跟荀攸相提并论,由此可见曹魏智库阵容的强大了,陈寿对于传主的大部分评价都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的,对于刘晔等人的评价,应当也是如此。
刘晔是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而曾经品评过曹操的大名士汝南许邵,也曾对刘晔青眼有加,【称晔有佐世之才】。
刘晔少时与鲁肃交好,曾致书建议鲁肃跟他一起依附在巢湖的郑宝,鲁肃本来应允,安葬完祖母之后本欲北行,不巧鲁肃的母亲此时刚好被周瑜接到吴地,鲁肃这个耙耳朵又听了周瑜的“忽悠”,被周瑜以光武名言和孙权求贤若渴,天命在东南等说辞说服,最后被拜把兄弟成功挖墙脚【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鲁肃【从其言】。
ps:求刘晔被挖墙脚的心理阴影面积……
扬士多轻侠狡桀,有郑宝、张多、许乾之属,各拥部曲。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
然而一开始的刘晔终归还是眼力不济,在介绍好友投奔郑宝的时候夸耀郑宝有成大事的资本和潜力,然而不久之后郑宝便原形毕露,想凭借刘晔的声望强行逼迫刘晔为他出谋划策。郑宝的这一行为使得刘晔顿感遇人不淑,内心对郑宝极为不爽,于是刘晔在等待一个脱身的机会。
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门外,为设酒饭;与宝於内宴饮。密勒健兒,令因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候甚明,觞者不敢发。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斩其首以令其军,云:“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众皆惊怖,走还营。营有督将精兵数千,惧其为乱,晔即乘宝马,将家僮数人,诣宝营门,呼其渠帅,喻以祸福,皆叩头开门内晔。晔抚慰安怀,咸悉悦服,推晔为主。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遂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勋怪其故,晔曰:“宝无法制,其众素以钞略为利,仆宿无资,而整齐之,必怀怨难久,故相与耳。”
此时恰好曹操遣使到扬州考察,刘晔去见使者,为他评论世事形势,又邀请使者与他一同回府住几天。有意让郑宝察觉此事,郑宝果然中计,带着数百人携带牛酒来慰问使者,刘晔让家童带着郑宝的随从坐在中门之外,给他们设置酒饭招待他们,而刘晔带着郑宝与内室设宴欢饮,秘密指示健儿以敬酒为号斩杀郑宝。而郑宝不爱喝酒,对屋内情况观察的十分清楚,敬酒的人以为事情败露不敢敬酒发号。刘晔于是【自引取佩刀斫杀宝,斩其首以令其军】,可见刘晔极具胆魄,行事果决,虽然设计不严密,但终究还是处理掉了郑宝,制服了郑宝的部众。同时刘晔为了防止群龙无首的郑宝部下趁机带领精兵发动暴乱,于是立刻骑着郑宝的宝马,带着几个家童就去了郑宝的军营,召集郑宝手下的军头晓以利害,说服他们叩头顺从,开门放刘晔进军营,刘晔对郑宝的士兵进行安抚慰劳,此举获得了士卒的信服与支持 ,于是刘晔便被拥戴为了新的首领 ,可见刘晔虑事周全,号召力强。但是刘晔对自己的定位摸的很清 ,刘晔知道眼下汉室衰微,自己作为宗室支脉 ,并不想拥兵自重,于是将那部分军事武装就近交付给了所属地庐江郡 的郡守刘勋 。刘勋不太敢相信天下会有这么好的事情 ,刘晔便对他解释道 :“郑宝没有法制 ,以至于他的部众平日里只知道干些劫掠的营生 ,我缺乏领导他们的资历,由我来整顿约束他们的话 ,肯定会使他们心怀不满 ,难以长久 ,所以我才想要把他们交给你。 “ 说明刘晔对自己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时勋兵强于江、淮之间。孙策恶之,遣使卑辞厚币,以书说勋曰:“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击之,路不便,原因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勋信之,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於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於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后。勋穷踧,遂奔太祖。
然而刘勋的势力在江淮之间虽说强大,却成为了孙策想要图取的目标,孙策派遣使者,带着厚礼,言辞恭敬地为孙策劝说刘勋说:“上缭的宗族老是欺负我们,我们不爽他们很久了,我独自去报仇的话路途遥远 ,恐怕会很不方便 ,希望能假借您之手讨伐他们 。上缭是个很富足的地方,得到它可以使国库富足 ,还希望您出兵作为我们的外援 。 ”刘勋相信了孙策的说辞,又得到了孙策进献的财物,内心大喜,刘勋的臣僚们也都庆贺,只有刘晔看破了我老丈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刘勋问为啥,刘晔则尖锐的指出上缭虽然小,但城池异常坚固,攻难守易,不是十几天几十天能顺利拿的下的,而此时我们很可能士兵在外征战颇为疲惫而国内空虚,如果孙策趁着这个时候偷袭我们,则之后肯定难以守住,这时的将军您将会进屈于敌,退无归路。如果执意派出士兵的话,祸患就会马上来临。
刘勋表示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于是【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后。】
刘晔:╮( •́ω•̀ )╭带不动
孙策:O(≧▽≦)O 哇咔咔
刘勋:(╥╯﹏╰╥)ง妈卖批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咸云:“山峻高而谿谷深隘,守易攻难;又无之不足为损,得之不足为益。”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故广武君为韩信画策,谓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太祖还,辟晔为司空仓曹掾。
曹操到达寿春,当时庐江有贼帅陈策拥兵数万人临险而守。一开始曹操派遣一偏将征讨翻了车,于是问计于臣下,这还能继续打吗?大家都说别打了别打了,人家占山为王易守难攻,实在不太好啃,再说没有这块地方也没啥损失,拿到了也没多大益处,大多不同意继续打下去,此时刘晔又开启扁桃体模式了,刘晔认为陈策等人不是啥英雄之辈,无非是趁着世道战乱占山为王得以发展壮大的,凭借爵位诏令和朝廷威信是无法令其屈服的。过去派的偏将资历太浅,而中原地区又未平定,所以陈策敢于据险坚守,现在天下初步平定,先前诛杀反贼的声势可以令后来者降服,人性都是趋利避害,贪财怕死的,这一点不论愚民智者都是一样的,因此广武君曾献计于韩信时说韩信的威名足以做到先威服在动用武力使邻国服从,更何况明公仁德,东征西怨,都希望早日归附,如果先使用恩赏招募的手段,等大队兵马到达,再派遣猛将去宣布诏令,陈策部众就会自行溃乱了。
太祖笑着说:不听不听……哦,这次听了……你这个小伙砸跟我一样很有想法嘛!随即就派出一员猛将充当先锋,大军在后声援,一到便攻克了陈策的营垒,一切都如刘晔所猜测的那样。曹老板对这个小伙子表示很欣赏,任命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对此《傅子》中记载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傅子曰:太祖徵晔及蒋济、胡质等五人,皆扬州名士。每舍亭传,未曾不讲,所以见重;内论国邑先贤、御贼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之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夙夜不解。而晔独卧车中,终不一言。济怪而问之,晔答曰:“对明主非精神不接,精神可学而得乎?”及见太祖,太祖果问扬州先贤,贼之形势。四人争对,待次而言,再见如此,太祖每和悦,而晔终不一言。四人笑之。后一见太祖止无所复问,晔乃设远言以动太祖,太祖適知便止。若是者三。其旨趣以为远言宜徵精神,独见以尽其机,不宜於猥坐说也。太祖已探见其心矣,坐罢,寻以四人为令,而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说曹操征辟扬州名士,应召的有刘晔、蒋济、胡质等五人。五人每次在应召途中的旅舍馆驿住下,就开始聊骚,就没他们不聊的东西。像谈论国内的诸如城邑先贤、抵御敌人的战守之策和行军进退的事宜,预料国外的敌人的政策变化、敌我虚实和战争手段等,一天到晚都聊的停不下来。只有刘晔独自一人坐在车里始终一言不发。蒋济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刘晔回答说对明主作答不是要旨就不要接茬,像那种实质性的要旨是能轻易通过交流学习得到的吗?等到面见曹操的时候,曹操果然向他们询问扬州先贤和敌人的形势,四人争相对答,按顺序发言,和此前在馆驿的情形一样,曹操听到他们的积极发言感到很开心很高兴,而刘晔依然独自一人在那一言不发扮高冷。另外四个人就在那嘲笑他。后来刘晔发现曹操一停下来不再发问,于是对曹操说了一些含义深奥的话使曹操醒悟,曹操得知刘晔的回答后便终止了话题,这样几次三番下来,刘晔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含义深奥的话便于曹操领会要旨,以与众不同的见解来尽可能概括他的关键和要点,而暗示曹操这些话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明说。曹操因此知道了刘晔的用心,会议结束,曹操任用其他四人为县令,而授予刘晔心腹重任,每当有疑问的事情的时候,就写信给刘晔征求意见,甚至于有一夜之间数十次写信给刘晔的情况。
随后则是与曹操得汉中时提出的可与贾诩提出的“缓图吴”相媲美的“急攻蜀”的谏言了。
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晔策鲁可克,加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驰白太祖:“不如致攻。”遂进兵,多出弩以射其营。鲁奔走,汉中遂平。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太祖不从,大军遂还。晔自汉中还,为行军长史,兼领军。延康元年,蜀将孟达率众降。达有容止才观,文帝甚器爱之,使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晔以为“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文帝竟不易,后达终于叛败。
傅子曰: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
傅子曰:初,太祖时,魏讽有重名,自卿相以下皆倾心交之。其后孟达去刘备归文帝,论者多称有乐毅之量。晔一见讽、达而皆云必反,卒如其言。
曹操在征讨张鲁的过程中苦于汉中地形难以克服且军粮不继,颇有退缩的念头,借口说这种怪异荒诞的地方有什么好打的,更何况我们军粮不够用了,不如还是尽快班师回去吧。于是自己就带着军队打算回去,令刘晔监督指挥断后的军队,让军队按部就班的撤出汉中。刘晔趁机进献张鲁可以攻克的计策,并以粮草不继即便撤出汉中军队也难以保全,于是派人飞马传报曹操不如全力进攻张鲁,曹操听从了刘晔的意见转头继续进军攻打汉中,多次使用装备强弩的军队攻打敌营(刘晔似乎也是一名卓越的军工专家,强弩破敌的策略可能就出自刘晔,而实现战争胜负易手的强弩成建制装备可能就出自刘晔手笔)。最终曹操取得汉中,张鲁奔走巴西,汉中得以平定。紧接着刘晔便建议曹操“得陇望蜀”一鼓作气进取蜀地,认为刘备乃当世人杰,有军事才能但应对往往迟钝,得到蜀地的时日尚浅,蜀人并不信赖他。现在我们攻下了汉中,蜀人必定心态崩了,刘备的势力必定要面临倾覆的危机。以明公您的聪明决断,趁着他有倾覆的危险而一举压倒性的击败他,就没有不能攻克的。若稍微给了刘备喘息之机,以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的相才,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大将的能力,等他们安定了蜀民,据守住了险要的关隘的时候,再想去进犯就不可取了。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天予弗取,反受其害,这次不把握住的话,日后他们一定会变成心腹大患。但是有可能曹操心境变了,认为得陇望蜀无法苛求,又或许曹操急于称魏王巩固权力,巩固权位的重要性已然高过了统一意愿故而做出了保守的决策。裴注注引《傅子》对后续情况给出了补充,七日后,来自蜀地的投降者说蜀中听闻曹操取得汉中大兵压境一日数十惊,刘备即便是斩杀投降派封锁消息控制舆论也无法使民众安定下来,曹操将降者叫到刘晔身边询问刘晔现在攻打刘备还来得及么,刘晔回复只怕是刘备一反常态的大开杀戒,连如此暴力血腥的手段都用上了,现在肯定也已经稍微使蜀民安定了一些,不可以再去攻打了,这次曹操接受了。
裴松之在论及这两个战略的时候出于不明就里的原因狂黑了贾诩一通,认为贾诩的建议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对于刘晔的建议则采取了充分肯定的认同态度。
只是辩证来看,开过上帝视角我们通过既定史实反向验证推理确实能发现这对于曹操而言是个极其有利的消灭刘备的机会,只是刘晔的谋划是一方面,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刘备方的应对也是个极为重要的不可不考量的因素,以刘备此时留在四川的精英成员尚有诸葛亮、法正、黄权等人来看,他们的智计也绝非可以忽视的重要变量,只能说刘晔的这个建议确实有极大的可行性,但是历史没有给出验证机会,我们也无从推断刘备一方究竟会如何应对曹操的泰山压顶的致命一击,只能说刘晔此算胜算很大但仍存在变数,但有一点刘晔确实没算错,机不可失,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则必定会遭到刘备的反扑导致攻守易势,以之后的史实对照来看,刘晔的预言是极其准确的,无愧于他的大战略家的评价。
后孟达在关羽败亡后献城向曹魏请降,刘晔以孟达极善投机钻营,性情反复无常为由预测孟达必反,文帝不听,后来孟达果然叛魏为司马懿所剿灭。
再接着便是知乎上经常津津乐道的夷陵之战过程中曹丕错失的绝佳机遇了。
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后备果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籓。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五年,幸广陵泗口,命荆、扬州诸军并进。会群臣,问:“权当自来不?”咸曰:“陛下亲征,权恐怖,必举国而应。又不敢以大众委之臣下,必自将而来。”晔曰:“彼谓陛下欲以万乘之重牵己,而超越江湖者在於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大驾停住积日,权果不至,帝乃旋师。云:“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
傅子曰:孙权遣使求降,帝以问晔。晔对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承其衅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权善用兵,见策知变,其计必出於此。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帝不听,遂受吴降,即拜权为吴王。晔又进曰:“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即真,德合天地,声暨四远,此实然之势,非卑臣颂言也。权虽有雄才,故汉骠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义也。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权既受王位,卻蜀兵之后,外尽礼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之,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也,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民人子女以为僮隶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战加十倍矣。”又不从。遂即拜权为吴王。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权外礼愈卑,而内行不顺,果如晔言。
曹丕曾以刘备会否东出为关羽报仇而伐吴问于群臣,群臣皆以蜀汉国小,名将唯羽,现今关羽身死军破,蜀国国内忧惧,不可能再出兵伐吴。而刘晔则尖锐的指出蜀国虽然弱小,而刘备往常的谋略一直都是以威武自强,一定会对东吴大举用兵以展现肌肉,显示自己仍有充足的力量报复东吴。且关羽和刘备之间感情极为深厚,关羽身死而刘备不能为他报仇,对于关羽从一开始始终追随刘备的情分而言说不过去。后来刘备果然出兵伐吴。
东吴求和不成,于是只好派陆逊迎敌,同时出于稳住曹魏的考虑遣使称臣,曹丕以此询问刘晔,刘晔回答说孙权无缘无故向我们请降,一定是他们内部出了大事,之前孙权袭杀关羽夺取荆州,刘备必定因怒兴师讨伐东吴。孙权面临着刘备举国来伐,内部慌乱不安,加上担心我们趁火打劫,所以才提出称臣请降,一来阻却我们的军队(师出无名),二来假借我们的国势(狐假虎威),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实力对抗刘备。孙权善于用兵(……),懂得随机应变的道理,他的计策必定和我料想的一样。现在天下的格局是曹魏占据十分之八的土地,吴、蜀各保一州,凭借险要的地利可以互为唇齿应对我们的攻击,这是他们小国联盟的好处所在,现在他们鹬蚌相争,是老天要灭亡他们,我们应该大举兴师,渡过长江讨伐东吴,蜀国在外部攻击他们,我们直接攻击他们的心腹要地,那么吴国不出数十日便会灭亡。吴国灭亡蜀国就会势单力孤,即便割让吴国一半土地给蜀,蜀国也是无法长久存在的,更何况蜀国空得吴国外沿开发不充分的边缘地带,而我们得到的是吴国最为核心最为富庶的地区,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然而曹丕却以伸手不打笑脸人和抬杠伐蜀呛了刘晔一波
刘晔:……(憋着火气继续耐心的解释说明)蜀国地理上离我们较远,吴国离我们比较近,哪有舍近求远的道理,你要打蜀国,蜀国听说曹魏要攻打他肯定会还军防备,我们是无法阻止他们的。现在刘备正处于仇恨陷阱之中,所以因怒伐吴,听说我们伐吴,知道吴国必亡,必定乐于与我们争割吴国土地,一定不会改变计划抑制怒火救援吴国,形势必然会是这样的。
曹丕不听,还乐呵呵的封了孙权吴王。
刘晔表示完全看不懂怎么会有这种骚操作!!!于是一向淡定的刘晔就不淡定了
不可以啊陛下!先帝辛苦征伐打下了这份天下十有其八的基业,你今天既然受禅继位则无疑应是真命天子,他孙十万再牛逼也不过是以前汉朝的骠骑将军南昌侯罢了,官位轻微势力卑弱,东吴士民总是低我们一等抬不起头来,实在万不得已受降了的话,可以升他为(汉)大将军(反正是虚的,汉已经没了),封他十万户侯(让丫的孙十万名副其实,刘晔真的损),要知道王位离帝位就一步之遥,是绝对不可以随便给他封王的,他仅仅只是侯爵的话,名义上是不能存在君臣之义的,而我们一旦相信了他的假意请降,顺便还给他封了一个王,抬高了他的地位,给了他君臣之分的话,则无疑于为虎傅翼,而且孙权接受王位之后一旦解决了来自蜀国的军事威胁,很有可能玩这种在国外表面上礼事中国,在国内却散步谣言蒙蔽国民激怒陛下,而您一旦因怒发兵征讨,他就正好可以正告他的子民他毕恭毕敬事奉中国要啥给啥不失为臣本分,而我们无故伐之肯定是存心想要灭亡吴国,加害他们吴国子民,那么这样的话吴国老百姓没道理不相信孙权的蛊惑,而吴国百姓相信他们而对我们心怀仇恨,一定会上下同心,战斗力肯定会提高十倍不止……
【(帝)又不从】
恩,毫不意外……
然而曹魏有识之士的想法东吴的牛人们也能猜得到,陆逊朱然骆统早就识破了魏军的意图,东吴的及时回防使得曹魏没有了可乘之机,可以说刘晔的谏言确实也将为东吴带来灭顶之灾,只是我还是那个观点,江东同样才俊辈出,智力不输中国,以此时东吴上下异常团结,凝聚力空前提升的情况来看,此后曹丕来势汹汹的三路伐吴最终都是无功而返,可知刘晔之算也要经受住东吴诸将的考验,点子确实狠毒,但是和前面取蜀建言一样,同样存在不小的变数,都没有机会验证罢了。
刘晔最重要的这两次谏言都是险些存在比较大的可能性改变三国格局的,只可惜曹操心境已老,壮心已已;曹丕不善纳谏,一意孤行,曹魏两次破局良机均成空话。之后还被掉了价的曹丕强行甩锅给怼了一发,可知刘晔这个高级参谋内心有多痛苦和挣扎。
而刘晔本人的性格和处世策略也是影响其才不得用的重要因素。
晔在朝,略不交接时人。或问其故,晔答曰:“魏室即阼尚新,智者知命,俗或未咸。仆在汉为支叶,於魏备腹心,寡偶少徒,於宜未失也。”太和六年,以疾拜太中大夫。有间,为大鸿胪,在位二年逊位,复为太中大夫,薨。
刘晔在朝堂之上一直都高冷的不得了,神神叨叨的,几乎从来都不跟人交往和接触,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PS:【略不交接时人】的这波翻译可以说很时尚了~
上图为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三国志》
有人问过他为啥不爱跟人说话,刘晔自己的说辞是魏帝即位时间尚短,明智的人早就识时务地知晓天命所归了,而世俗之人可能还有不知情或不接受天命的。我在汉朝属于皇族支脉,于魏国又是心腹大臣,跟外人还是少一些交际比较好。
通过刘晔自己的说法,可能刘晔对于汉朝仍有一定的感情存在,对于那些对曹魏趋之若鹜丧失原则的人而言,刘晔跟他们确实没什么共同语言。同时刘晔也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决定了自己是需要这种与他人的距离感的,不管是为汉室宗亲还是魏国心腹,都决定了要尽可能避免与他人接触以保证国家大事不被泄露,宫廷秘事不会外传。可以说刘晔始终是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忠于自己的理念的。
而刘晔和贾诩似乎都有一点相似点,贾诩是自己选择低调处世不结高门,想要淡出世人视线,最终求仁得仁得了个善终的结局。
而刘晔则或许是出于性格,或许是出于身份地位的局限是需要跟外界自动隔离开来,不与人交流沟通的,由此理解他认同他的人自然也是几乎没有的。
以致于每次只有他在大方向上做出精准的预判时候,他获得的经常总是决策者不听不从,同僚们的熟视无睹甚至是风凉嘲笑了。
他平生的建议里真正被采纳的并不多,而且都是些并非太紧要的建议,而一个个关乎时局的真知灼见则往往是被摒弃被质疑甚至验证证明他是正确的时候反而是要受到批评和指责的,这些都令刘晔一度感到极度的委屈和迷失了。
明帝即位,进爵东亭侯,邑三百户。诏曰:“尊严祖考,所以崇孝表行也;追本敬始,所以笃教流化也。是以成汤、文、武,实造商、周,诗、书之义,追尊稷、契,歌颂有娀、姜嫄之事,明盛德之源流,受命所由兴也。自我魏室之承天序,既发迹於高皇、太皇帝,而功隆于武皇、文皇帝。至于高皇之父处士君,潜脩德让,行动神明,斯乃乾坤所福飨,光灵所从来也。而精神幽远,号称罔记,非所谓崇孝重本也。其令公卿已下,会议号谥。”晔议曰:“圣帝孝孙之欲褒崇先祖,诚无量已。然亲疏之数,远近之降,盖有礼纪,所以割断私情,克成公法,为万世式也。周王所以上祖后稷者,以其佐唐有功,名在祀典故也。至於汉氏之初,追谥之义,不过其父。上比周室,则大魏发迹自高皇始;下论汉氏,则追谥之礼不及其祖。此诚往代之成法,当今之明义也。陛下孝思中发,诚无已已,然君举必书,所以慎於礼制也。以为追尊之义,宜齐高皇而已。”尚书卫臻与晔议同,事遂施行。
刘晔关于追谥礼制之议被采纳还是由于【尚书卫臻与晔议同,事遂施行】,结合往日经常是刘晔一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与众人公然唱反调结果时常是被冷漠对待来看,刘晔这一次的建议得以采纳有可能还是多亏卫臻助攻才得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初,太祖时,魏讽有重名,自卿相以下皆倾心交之……晔一见讽、达而皆云必反,卒如其言】
曹操在时,刘晔认定魏讽必反而曹操不听,结果事实验证了也并无卵用。
【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ps:孟达你果然是个大变态!
曹丕在时,刘晔认定孟达终将反复而文帝不听,结果事实验证无关痛痒。
【晔以为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则由海,陆则阻山,故胡夷绝远难制,而世权日久。今若不诛,后必生患。若怀贰阻兵,然后致诛,於事为难。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兵临之,开设赏募,可不劳师而定也。后渊竟反。】
曹叡即位,刘晔断言公孙渊有二心明帝依然不听,结果虽验证但刘晔却没机会看到了。
可见刘晔这样一位三朝开济的顾问老臣,在三代君主那里都不受重视,实在是悲哀。
傅子曰:晔事明皇帝,又大见亲重。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晔入与帝议,因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因曰“不可伐”。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持不可伐蜀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后暨从驾行天渊池,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谦谢曰:“臣出自儒生之末,陛下过听,拔臣群萃之中,立之六军之上,臣有微心,不敢不尽言。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也。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於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晔能应变持两端如此。或恶晔于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复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谚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於俗,卒不能自安於天下,岂不惜哉!
但是刘晔也想过转变,他明白必要的时候是应该摒弃他那些不合时宜的原则了,而且方针大略上他可以发表真知灼见指导皇帝,而鸡毛蒜皮无伤大雅的小事尽可以拍一波马屁迎合上意,如果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自己的才智得以发挥,如此权变一番似乎也并非不可接受。
但是刘晔做出改变了,天意仍然喜欢作弄人。
明帝即位后 ,一开始对于这位元老重臣还是给予了很高的器重的。
曹叡意欲伐蜀,内外皆曰不可,这次刘晔学聪明了,把握住了风向,在皇帝面前诚挚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可伐,并始终与明帝秘密策划商议伐蜀事宜,但对外,刘晔一反常态的开始争取跟大家打成一片了【出与朝臣言,因曰:“不可伐】,希望以此逐步“融入”那个大集体,以为将来他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认可获取他人支持,然而命运开的玩笑却让刘晔始料未及。
曹叡的另一近臣杨暨也十分推重刘晔,然而杨暨的政见与刘晔事实上的意见截然相反,他是坚决反对伐蜀的。然而每次从内廷出来,只要看到刘晔,他问刘晔的意见,刘晔都会跟他讲他也持不伐的观点,后来在曹叡某次休假的过程中,曹叡与杨暨谈论起伐蜀之事,杨暨坚决谏言不可伐之议,曹叡心中持伐蜀意向,不禁对杨暨嗤之以鼻,你就一个书生罢了,知道什么兵家大事!杨暨不卑不亢的谦恭对答,我本来是个籍籍无名的儒生,承蒙陛下抬爱,在群英之中提拔我,使我立于六军之上,我有报效国家的微弱志向,不敢不尽忠直言。于是拉来了刘晔为他背书。你看刘晔是先帝留下来的重臣,他总该知兵事吧!他也经常认为蜀国不可伐!明帝不解,于是与杨暨两相对质,可是刘晔跟朕说的是伐蜀可行的啊!杨暨说那你可以叫刘晔过来当面对质!于是明帝召见刘晔,问他是怎么一回事,刘晔内心感到五味杂陈,始终一言不发。等到与明帝单独见面的时候,刘晔忍无可忍的爆发了,开始责备明帝,攻伐敌国是国家大事,我能够跟陛下您商讨国家大事,经常担心睡梦中一个不小心就给泄露出去而因此获罪,怎么敢跟人随便谈及此事?兵者,诡道也。在军队还未发动之前,从来都是要多机密就有多机密。陛下你现在跟人说出去了,恐怕蜀国那边已经得到线报消息做好应对准备了,再行征伐便毫无意义了。于是明帝向刘晔郑重道歉。刘晔出内廷后,又开始责备杨暨,钓鱼的人若想要钓到大鱼,一定要放纵它随着它咬钩,这样才可以在制服它之后再牵引钓线,则没有钓不到的大鱼。人主之威,哪里是大鱼可以比拟的!你是个忠直的臣子,然而计策实在不可以采纳,不能不思虑周全啊!杨暨听完也向刘晔道歉。然而刘晔的心血仍旧白费,他的内心苦楚有谁能懂?《傅子》因此强调刘晔的转变【晔能应变持两端如此】
然而正当刘晔开始做出改变想要尽力为国谋策的时候,终于有奸佞小人盯上了他,有人向明帝进谗构陷刘晔不忠诚,善于揣测上意而有意逢迎,陛下你可以试试刘晔,你真正想说什么,故意正话反说,看看刘晔是不是顺着你的话讲,如果刘晔所言都跟你说的截然相反,就说明刘晔经常在揣测您的心机顺着你的意思说话,如果你说什么刘晔都跟你说的是一样的话 ,那么刘晔曲意逢迎的罪责必定坐实无可辩驳!明帝听信了谗言试了刘晔一波,果然如小人所言刘晔不忠,从此便疏远了刘晔。
刘晔得知自己被算计失去了明帝的信任,受了刺激,于是疯掉,出为大鸿胪。《刘晔传》本传记载【以疾拜太中大夫。有间,为大鸿胪,在位二年逊位,复为太中大夫,薨。】而《傅子》则补充【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刘晔带着世人的不理解,带着命运的作弄最终心灰意冷的癫狂忧心而死,奉献一生,却也被玩弄一生,尽心为国,却几乎从未真正被公平地对待过。刘晔的悲剧,也是如今很多人的现实,在命运里挣扎,却最终还要被命运掩埋,路过的人看到这么一堆沙堆,总还要不经意的撒泡尿吐口痰在上面,正如傅玄所“言之凿凿”的这样【谚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於俗,卒不能自安於天下,岂不惜哉!】
6小时前
姐为你代言 1星
共回答了153个问题 评论
董卓之乱后,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各地大大小小军阀割据,汉献帝就成了毫无实权牌位。曹操建立曹魏政权就是靠曹操一手打下来的,这和当年刘邦差不多。只不过,当时各地军阀犬牙交错,大部分人没有实力也没有胆量称帝。因为一旦称帝,就会遭到周围有野心军阀打着正义旗号讨伐。袁术就是第一个称帝的人,立马遭到各地军阀围攻,自己手下也众叛亲离,所以袁术称帝很快就失败了。曹操审时度势,将汉献帝迎到许都,携天子以号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有优势。虽然大家都知道汉献帝就是牌位,但是有时候也不得不向其称臣,因为你毕竟还是汉臣。曹操一手扩充实力,并随时以天子名义讨伐不听话诸侯,最终打垮了袁绍和北方其他大大小小军阀一统中原。刘晔这个时候在曹魏政权就比较尴尬,因为他是汉室宗亲,理论上应该辅助汉献帝,但实际上谁要是真正帮助汉献帝就是死路一条,曹操的血淋淋杀人刀已经说明一切,就连汉献帝皇后以及儿子都被曹操屠杀。刘晔这个时候唯一活路就是表现比其他大臣对曹氏更加忠心,所以再曹魏篡权过程中,刘晔表现更积极更主动,完全事为了自身大生存。实际上就业帮不帮汉献帝已经不重演,因为整个政权从上而下都是曹魏的人,刘晔帮汉献帝只不过为汉朝多了一个殉葬品,甚至有可能把汉献帝也带上绝路。
3小时前
我未妥协 4星
共回答了443个问题 评论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涉及到的是东汉时期的宗室问题。
众所周知,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度,所以分封了大量的同姓宗室到各地出任诸侯王,而这些诸侯王的后代们通过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也都可以取得一定的爵位,这也致使西汉末年刘姓宗族的势力是很强大的。即使王莽篡汉后打击刘氏皇族,刘氏也可以推出刘玄、刘秀这些人来夺回天下。
但是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国家采取的政策导向发生了问题。致使东汉时期诸侯王的力量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很多宗室子弟也逐渐走向了没落。到了汉献帝时期,基本上大量的刘氏子弟都已经成为了普通平民。少有的几个宗室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比如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焉。而像刘备等人,则早就成为了贫苦百姓。其实刘放、刘备等人的血统和东汉皇室的关系是非常疏远的。
比如刘放,他的祖上是汉武帝的儿子燕王刘旦。刘备的祖上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王刘胜。他们的血统和东汉皇室早就出了五服。就连当时的地方实力派刘焉、刘表也只是西汉时鲁恭王的后代,和皇帝没有实际亲属关系。当中血亲比较近的就是刘晔,他是东汉建立者光武帝刘秀之子的后代,可以说与东汉皇族的关系比较近。但是在东汉中后期,社会上的世家大族逐渐取代了西汉刘氏诸侯王的力量和地位,他们拥有大量的田地和众多的人口,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又凭借这种优势,沟通王侯,使自己的子弟得以跻身社会上层。比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都可以说是历代公侯之家,尊贵显赫。
世家大族就这样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有了绝对的优势。而作为刘晔,他少年时期被称为有“王佐之才”,所以说他对于社会脉络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他看到了汉室衰微,即使辅佐刘氏皇族也难以有所作为。更何况当时的曹操有“汉相”的名义,他辅佐曹操实际上也是在间接辅佐刘氏皇族,虽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但大乱之年,人命微贱如草芥,谁会甘心放弃生命,辅佐一个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君主呢?汉献帝本人庸碌无能,他的皇位完全是董卓弄权的结果。他既无法凝聚汉朝的人心也无法整合地方的力量。所以刘晔这些贤达之士,唯有良禽择木而栖,选择跟随曹操,可以说这也是对于未来时代发展的一个把握与衡量。
文:经典守望者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21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