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的歌 4星
共回答了46个问题采纳率:94.9% 评论
出自李白的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这句话的意思是万户千门像画图一样美丽。
原文为: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译文:
锦城成都如九天所开,万户千门像画图一样美丽。
其地的草树云山如同锦绣,秦川长安的风光能比得上这里美丽吗?
注释:
①上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②南京:指成都。至德二载(757年),以蜀郡(治成都)为南京。
③成都:天宝十五载(756年),改蜀郡为成都府。
④秦川:即秦岭以北、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此指长安一带。
赏析: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是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和诗人特定处境中的一组诗。诗的标题“上皇西巡南京歌”很醒目,指明唐玄宗幸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事件、诗歌体裁皆备。组诗体裁为“歌”,“歌”即是“放情长言,杂而无方”。全诗写玄宗避难蜀中事,其仓皇狼狈可想而知,却不着一字,只是铺陈成都之盛之美。诗人对成都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整组诗极尽铺张之能事,将成都的富庶繁华写得花团锦簇。
组诗开篇第一首,写上皇西巡缘由和剑阁天险。安史叛军威胁都城长安,故有圣主西巡蜀道之事。“轻拂”二字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对圣主玄宗弃京西巡不以为然。在展示剑阁的险要之后,接着第二首总写成都的建筑、风光之美。成都的房屋皆可入画,风光胜过长安。其三至其九,共七首,主要铺写玄宗西巡盛况,成都的便利交通,悠久的历史及石镜、散花楼、星桥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七首诗对成都的自然人文之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绘,第八首诗中所云“天子一行遗圣迹”(译文:天子西巡一道留下了许多圣迹)亦不为虚,玄宗西巡确为成都留下了不少新的遗迹。玄宗在成都前后居留约四百五十天,游成都南郊老君山、修觉山,并经蜀州游青城,留下很多遗迹。最后一首,写上皇去蜀东归。“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译文:少帝在长安大开宫门迎接上皇的归来,二圣如同双日并耀,朗照天地),兼及政治形势。
唐玄宗幸蜀是一次颇为狼狈而沉痛的奔亡。或许李白当时并未随驾,不能亲历,想象不到实际情况的惨淡。第四首诗说“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译文:谁说君王行路难呢?皇帝的车驾西幸使得万众欢腾),是李白想象中玄宗入蜀的景象,字里行间充满着荣幸感。这首诗还说:“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译文:好像是地将锦江转成了渭水,天将玉垒变回到了长安)入蜀即得到压惊与安抚,李白似乎急切地想将一种安全感传达给玄宗。第八首诗的“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译文:天子西巡一道留下了许多圣迹,锦城成都从此可以长为帝王州矣),则概括出蜀人对玄宗巡蜀、成都升京的荣幸感。如果说在诗人对故乡的自矜中,安全感油然而生,那么,在玄宗巡幸的想象性在场中,荣幸感则相伴始终。
整组诗气势恢宏,情感复杂,内容丰富。诗人对成都的赞美直截了当,全方位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殷殷怀念和对玄宗的深刻讽刺。李白因被玄宗赏识,“仰天大笑出门去”(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放言“我辈岂是蓬蒿人”(译文: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而最终夙愿未伸,失望离京,所以对玄宗有着复杂微妙的情感。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次第叙事,首尾完整,实际上开启了宋代七绝联章的纪事之法。其微言讽喻,以小见大的方式,继承了乐府精神,对王建等中唐诗人的宫词联章创作有一定影响。同时,这组诗还是李白“自我作古”的新题乐府创作,体现出李白对于诗体创变的新尝试,体现出安史之乱后,李白面对社会巨变的现实,对国运及诗运转关的新思考。
14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3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4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