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封禅泰山原文

劳模女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干癟女郎 4星

共回答了450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二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记。

16小时前

11

冬天里的衬 3星

共回答了365个问题 评论

回答:《秦泰山刻石》,其刻辞文 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颂功德。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

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

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

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

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计一百四十四字。

14小时前

14

詪是暧昧 1星

共回答了144个问题 评论

出自《史记·封禅书》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於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於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

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於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

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珪币杂异焉。

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後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於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於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翻译:秦始皇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泰山,祭了天,还在山顶上立起一块大石碑。不久,天色突变,乌云滚滚,眼看就要下大雨。有人说泰山山神发怒的时候,就有乌云黑雨,山洪暴发,人畜都要冲走。秦始皇心中有鬼,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

这伙人刚刚跑到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劈头盖脑地下来了。秦始皇养尊处优贯了,休说山洪,这场大雨就淋得站立不住,眼看要被冲下山去。

正在危急时候,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这位不可一世的大皇帝,赶忙双膝跪在树前,两手死死抱住树干,口中念念有词,哀求树神保佑。雨下得快收得也快,不久就停了。

秦始皇还真以为树神在护驾,于是就加封那棵救他的松树为“五大夫松”。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谁知后世讹为五株。

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松树,现存二株,虬枝拳曲,苍劲古拙,自古被誉为“秦松挺秀”,为泰安古八景之一。五松亭旁有乾隆皇帝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

五大夫松以西有拦住山,山坡上有望人松,虬枝下伸,若躬身招手邀客,又名迎客松,为泰山重要标志物之一。西北是朝阳洞,一天然石穴深广如屋,南辟向阳,旧名迎阳、云阳。洞后壁有线刻元君像。

11小时前

43

假装微笑 3星

共回答了323个问题 评论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绿图》曰∶“氵单々噅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丹书》曰∶“义胜欲则从,欲胜义则凶。”戒慎之至也。则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禅矣。

  昔黄帝神灵,克膺鸿瑞,勒功乔岳,铸鼎荆山。大舜巡岳,显乎《虞典》。成康封禅,闻之《乐纬》。及齐桓之霸,爰窥王迹,夷吾谲谏,拒以怪物。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是以史迁八书,明述封禅者,固禋祀之殊礼,铭号之秘祝,祀天之壮观矣。

7小时前

12

寧缺勿濫 4星

共回答了468个问题 评论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秦始皇登泰山,禅梁父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盘接受了“五德始终”的理论,并以此作为大秦王朝受命的理论依据。而与此有密切关联的“封禅说”也受到秦始皇的高度重视。正如史家所论:“五德终始为秦始皇认识和了解齐鲁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子,也为泰山封禅说打开了通向秦国的大门。”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第三年,沿着驰道东巡,登临泰山,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封禅大典。

《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与《封禅书》,记载了秦始皇封禅活动的大致经过:始皇即帝位后三年(前 219),东巡郡县,先至峄山, 召集齐鲁儒生博士七十人会集泰山,讨论封禅事宜。诸儒有的建议:“古者封禅为蒲车(蒲草裹轮之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葅秸,言其易遵也。”始皇认为所议乖异,难以实施,遂废绌儒生,自出心裁。他命开辟车道,从泰山之阳登上山巅,立石表封,行封礼;再从山阴下山,禅于梁父山。其礼多采秦国太祝祭祀雍城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秦始皇由泰山东御道上山)

秦始皇的泰山封禅,除了祭祀天地,还有三项重要举措:

其一,立泰山刻石。始皇登临山顶后,命丞相李斯篆书刻石,立于岱顶玉女池旁,以纪功德,这就是著名的《秦泰山刻石》。其刻辞文 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计一百四十四字。其后秦二世元年(前 209),皇帝胡亥东巡登泰山, 又于刻石上加刻秦二世诏书,今尚残存十字。

(秦刻石)

其二,封“五大夫松”。《史 记 • 秦始皇本纪》载:始皇登泰山时,“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所谓“五大夫”者,系秦二十爵中之第九等,为大夫阶中之最尊者。始皇有意利用登山遇雨,借题发挥,声称松树有蔽护帝驾之功,其事直与疆场御敌救驾事功无二,援“圣人以功授官予爵”之旨,特郑重颁旨加封,借此向世人昭示大秦奖励军功、尚功轻仁的施政理念。

其三,竖立“秦阙”。据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载:“东北百余步乃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阙在先秦文化中具有独特之寓意,商鞅变法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在新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高筑冀阙,以此体现其加强君权的政治观念。到了秦始皇时代,更将尊君理论推向极致,代表着君权的阙,在其居位期间不断兴造。而始皇封禅除了彰扬其功业,实具有用秦文化改造东方文化之用心,即《泰山刻石》中所谓“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因此他在封天告成之后,将代表着秦文化的“阙”立于泰山之巅、封坛之下,用以播阐秦化,宣扬君权。

秦始皇的封禅典礼,除了立石纪功,此外便是行“祭天封藏”之礼。祭天系借用秦国雍城祭祀上帝之礼,而封藏则是指封埋祭祀天地之文 书——玉牒、玉册等物。对此恰如研究者所论:“由此之后,立石、封藏遂成为泰山封禅的基本仪式。”

大秦帝国的封禅,将远古简朴的祭天礼仪演绎成为了“政教合一”的受命就职大典,从而扩大了封禅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其神圣性,同时也开创了后世帝王屡次封禅泰山之先河。

2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