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崛起 3星
共回答了342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汉字大致经历了7个阶段,各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是:
1、甲骨文。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就是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这是“汉字”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现代汉字”的祖先。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
2、金文。西周时期,青铜器开始大量使用,出现了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金文”,也叫钟鼎文和石鼓文。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3、篆书。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宰相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并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形成了“篆书”,也称为“秦篆”,是小篆、大篆的合称。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在轮廓、笔划、结构方面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
4、隶书,西汉时期,开始流行隶书,称之为“汉隶”。隶书发挥了毛笔的书写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
5、楷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创造了楷书。楷书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改称为楷书。
6、草书。汉初至唐代,汉字先后出现了“章草”、“今草”、“狂草”等草体。草书的特点是书写快捷,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
7、行书。从晋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汉字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因此是至今仍然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汉字字体。
13小时前
凄美了离别 4星
共回答了409个问题 评论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共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八种字体(其中有的已简化,另加简化字楷书,共九种字体)。
甲骨文,距今有3000年了;
金文,西周和春秋时代;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春秋战国时为大篆,秦始皇把文字统一为小篆;
隶书,秦代程邈创造,一直沿用至东汉;
楷书,始于东汉末年,沿用至今。
草书和行书,不属于汉字演变过程,在隶书以后出现。
甲骨文刀刻的痕迹明显,金文则铸型肥厚,它们形体比较随意,笔画少的字占的地方小,笔画多的字占的地方大,小篆形体整齐,笔画多少都占一格。
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
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另外还有草书和行书。草书本是各种字体的草率写法,现在所说的草书,是指章草、狂草等专一的字体,狂草与隶楷的字体和笔法很不相同,龙飞凤舞,完全是一种艺术品,丧失了交际的作用。
行书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他不像楷书那样规整,也不像草书那样随意,成为日常常用字体。
11小时前
怎敢弃你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第一个阶段:甲骨文,就是刻在龟和骨头上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可能出现在几万年前。甲骨文末期是在商朝。主要用途是占卜。用结果去统治会让大家更信服和坚定。西方认为文明的三要素1文字2祭祀仪式。这两点中国都有。3是由功能区分的城市,最早的城在商朝,夏朝没有证据但古代各种史书都有记载,所以被认定为传说。这一时期的文字特点是简单且形象。一共发现了4500个字,认出1700字。
第二个阶段:刻在青铜器,这一阶段是金文,时间主要是商周。金文指的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而铭文不局限什么金属也可以是石碑,或其他,而且不局限时间。所以金文属于铭文。篆书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的合称,大篆属于金文,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之后的文字,周朝之后不流行青铜刻字了,喜欢篆刻在石头上。所以小篆不是金文,属于铭文。小篆特别讲究,高宽比是3/2,粗细相同,左右平衡,上紧下松。
第三个阶段隶书,从小篆演变而来,通过改变笔画和字体。破坏了象形。小篆是从各种大篆统一而成,是李斯的功劳。隶书也是一个人定的规则。一个人影响了整个民族。隶书的主要载体是竹,木,帛,纸,纸是汉朝出现的。
第四个阶段是草书,草书是晋朝,写的有点潦草,没有隶书好分辨,所以没能取代隶书的地位。只是一种比较流行的书法字体。
第五是行书,出现于两汉时期。比草书工整一点。
第五阶段是楷书,西晋王羲之带动的。比行书更工整一点。行书和楷书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字体,比如初唐欧体,盛唐颜体,之后柳体。
第六是简体字。当代广泛使用。
大家认为有不对的地方请指出来,互相学习一下。
4小时前
影子别哭 4星
共回答了442个问题 评论
通常来说,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这样的过程,简单的可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声”是所有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人类从发自本能的哭声、笑声等声音里,以及通过模仿自然界里的鸟鸣、虫叫、兽吼等声音,逐步的分化出有一定代表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从而进化出语言。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大自然开展的各种生存斗争中,根据需要通过“形”或者“画”来表示事物。
“象”是创造汉字、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
“数”概念是在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理”是“象”、“数”的扩展。通过“理”的扩大完成了汉字外延的演变,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
21小时前
生活泡沫 1星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评论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
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3.大篆
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4.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5.隶书
篆书笔画圆转。符号性显然大加强。小篆文字规范了,但书写不方便,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
6.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7.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8.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感谢
15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