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大总攻 4星
共回答了495个问题 评论
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等。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霸主兴起
各个诸侯国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职位等同于周天子朝廷中的大夫或士的地位。
据说,当时的天下约有八百余个诸侯国。一部落即一国,一家族即一国,一城堡即一国。大国土地一百里或七十里,小国土地五十里不等。而最大的领地则非天子的王城莫属,为千余里。
这些弹丸之地的诸侯国们,众星捧月般的围绕着周天子的王城,布满了整个黄河流域。
后来天子位传到第十二代时,周幽王迷恋褒姒,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被西域犬戎入寇,可怜惨死在了异族刀下。
周太子姬宜臼复国之后,继承大统,因西京都城残破,遂东迁于中原洛阳,史称东周。东周之际,五霸先后兴起,是为春秋。
1小时前
想你一生中 4星
共回答了425个问题 评论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齐桓公,尊王攘夷;晋文公,会盟天下;秦穆公,独霸西戎;楚庄王,问鼎中原;郑庄公,四方是维;宋襄公,春秋大义;晋襄公,垂拱而治;晋景公,续霸中原;晋悼公,独霸中原;吴王阖闾,纵横江淮;越王勾践,东南称雄等。例如:
1、齐桓公,尊王攘夷: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终年73岁。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2、晋文公,会盟天下: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3、秦穆公,独霸西戎: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是缪氏先祖;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4、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5、郑庄公,四方是维: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第三任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18小时前
醉笑三千席 3星
共回答了35个问题 评论
应是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迫协诸侯、把持其政),被中国知识分子笼统地称为:春秋五霸。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和号令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这些权力已逐渐转移到诸侯手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各诸侯国内也出现了君臣逆位的现象——“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于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动向——“陪臣执国命”。铁农具的出现提升了生产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开垦,这成为诸侯国强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础上的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动荡局面。王室、诸侯、卿大夫之间相互混战,天下大乱。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对于“五霸”,《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则认为五霸应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综合评判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最为标准的两位霸主,实至名归(史称“齐桓晋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通过,没有争议。秦、楚两国虽不被中原国家敬重,被视为蛮夷,可秦穆公和楚庄王不论才干、功绩都十分显著,无法埋没,尤以当今视角来看,这两位有相当高的认可率,所以在各史籍当中秦穆公以高票通过,楚庄王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失为一时之雄,但问题是,“五霸”的提法,早在这二人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
故以上的各类观点中,除了《史记》、《辞通》、南怀瑾《论语别裁》、《鲒崎亭集外编》其余基本可以排除。《鲒崎亭集外编》中除了齐桓公,列的全是晋国君主;虽说晋国称霸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但过于偏激。尤其是吃老本的晋襄公、败于楚国的晋景公更无法令人信服。而南怀瑾《论语别裁》把问鼎中原的楚庄王排除在外,也显得有些不合理。
剩下就只有《史记》和《辞通》了,两者的成员相似,差别只在“郑庄公”和“宋襄公”这一个名额。而在南怀瑾所著的《论语别裁》中,更特别指出郑庄公是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毫无疑问,郑庄公远比宋襄公更有资格被列入霸主的排列,宋襄公名不符实,这点不必多说了,司马迁将他视为“五霸”之一,原因只在于他讲仁义,但实际上,宋襄公也干过不仁义的事情,比如当年他囚禁滕子婴的事就饱受非议,当然也有人对这事表示怀疑,司马迁就没有将此事载入《史记》里头。
郑庄公之所以经常受到古代史家的排斥,原因就在于他挑战皇权,这点严重违背了后世儒家学者的观念,而儒家们却爱卖弄“春秋笔法”,经常粉饰野心家们的“勤王”行为,却不解释他们吞并邻国大肆抢掠的事实,他们行使厚黑权谋时,却又要给他们的脸面涂上一层“仁义道德”的润滑油,还有诸如晋楚之战中晋文公的“避退三舍”,其性质明明是“诱敌深入”,儒家们硬是要说成是“知恩图报”,包括《东周列国志》也采用了这一观点。
换句话说,由于郑庄公是曹操、孙权式的枭雄,只顾壮大自己而不“勤王”,故儒派史家们也就看不上眼,干脆让“讲仁义”的宋襄公取代他的霸主地位了。郑庄公的主要成就在于保家卫国,无意争霸。虽然郑庄公实际上取得了当时的霸主地位,但当时还并没有霸主这一称呼。霸主这一称呼是在齐桓公九合诸侯,威震天下后,才使得各有实力的诸侯国艳羡,进而纷纷争位。
这方面身为小国之主的宋襄公践行的最为积极,在当时也和之前的郑庄公一般取得了霸主的地位。春秋五公先后争霸,战国七君同时称雄,而在五霸转衰,七雄未定之间,吴越趁机逐鹿中原,在当时当地冠以霸主的名号也未尝不可。其实拘泥于所谓“五霸”的说法,本身就很不切实际,可以说,四方是维的郑庄公、尊王攘夷的齐桓公、春秋大义的宋襄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复霸中原的晋悼公、纵横江淮的吴王阖闾、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九个人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共同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12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