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典故解释

祛飛嘍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憨妞妞 1星

共回答了138个问题采纳率:93.8% 评论

【三人行,必有我师成语释义】原意指在一起走路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后多指不耻下问的精神,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典故出处】《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成语故事】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学习态度和治学精神, 对于我们今天仍有不少可取之处。

孔子教学生是“诲人不倦”,而且毫无保留,因而他赢得了学生对他的 无限尊敬和敬仰。所以,孔子去世的时候,学生们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长达三年之久。据说,子贡还在墓旁居住了六年,可见师生之间亲密的关系。

孔子的学习态度,也有许多值得提倡学习之处。他虽然说过“生而知之 者上也”之类的话,但他似乎又是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存在的。在《论 语•述而》中,孔子就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大意是: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学习得来的 啊!

孔子的学生就说过: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他走到哪里就学习到哪里。 孔子来到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啥都不知道,不知礼。孔子 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不懂得的就提出来问,这正是礼。孔子还说过:“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意是:几个人 在一块走路,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人在其中。我可以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 对他的缺点加以改正。

后来,“三人行,必有我师”被引申为成语。

3小时前

48

暗自流泪 2星

共回答了211个问题 评论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1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