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邻家吹笙》与《塞上听吹笛》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该归何处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梨花头女孩 2星

共回答了227个问题采纳率:93.8% 评论

细绘灵境,妙作烘托

与柳中庸的《听筝》相比,郎士元的诗“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听邻家吹笙》),另开生面。它避免了对音乐本身的正面形容,单就奏乐的环境作“别有洞天非人间”的幻想,从而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第一句不说声如彩霞,而说声自彩霞之上来,较“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含蓄;不是摹状乐声,而是设想奏乐的环境,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第二句以悬揣语气,渲染笙声的奇妙撩人,这么动听的乐声来自何处呢?第三句“无寻处”的怅惘引起了更强烈的憧憬,由此激发一个更为绚丽的幻想,“疑有碧桃千树花”,天上碧桃,灼灼其华,竟有千树之多,何等繁缛绚丽。如此烘托,来自这样的灵境的笙乐,该是何等欢快、明媚、热烈。

因实而虚,虚实相生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因实而虚,虚实相生,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自会萌发故园之思。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该句以“桃花”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了笙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特别是“疑”字,更能给人以缥缈的感觉,不愧为神来之笔。通感手法的运用,在诗中能增强诗意、深化意境。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前二句是写实景,后二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将色和香洒满关山,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即是通感手法的运用。

过年好啊!

22小时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