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于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告别从前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地下恋人 1星

共回答了113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红与黑》取材于一桩刑事案件的报道,描写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平民青年于连的个人奋斗史。

于连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他最敬慕的人是拿破仑,却害怕别人知道而对之闭口不提;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装出一副虔诚的面孔;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背诵如流。为了实现他伟大的梦想,保护虚弱的自我,于连淹没了内心真正的声音,戴上了沉重的“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

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并且绝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便会出现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人类共有的,甚至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均建立在自卑情结之上。但是过于强大的自卑往往会造成行为的偏差,这种人格结构是极不稳定的,所以于连面对多彩的世界,心理能量彼此压抑和涌现,内心始终处于矛盾和冲突之中,这与他的人格不够整合密切相关。

自负与自卑在于连身上交替出现。一方面他靠外在的努力来给予补偿,发奋学习拉丁文,在自我遭受他人蔑视和打击时,便可以背诵一大段拉丁文的圣经,来博取尊敬和惊叹,自尊的需要暂时得到缓解和满足;另一方面,他采取了“投射”的防御机制,以免自尊受伤害。于连长期生活在敌视和冷漠的环境中,性格变得异常敏感,甚至认为连一个孩子的亲热举止都是一种对他的怜悯和同情,毫无疑问,这是自己的情感投射,这给他自己的冷漠和敏感找到一个最恰当不过的理由:不是因为我对他们有偏见,而是他们对我敌对和蔑视。

于连的第一次爱情产生于德·雷纳夫人,面对德·雷纳夫人的关心和帮助,于连穿着层层包裹的铠甲,以敌视和冷漠相向,因为层层铠甲下包裹的是他敏感弱小的心。而德·雷纳夫人对于连的感情最初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她对于连的爱与其说是情侣间的爱,不如说是母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更为合适。

于连的第二次爱情是与双方各自目的相联系的。于连想通过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实现他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理想;玛蒂尔德想通过与于连结合完成她充满英雄主义爱情的梦想。双方都不是真心地爱着对方,而是顽固地表现着“自我中心意识”,这爱情是理智的、功利的,不是真挚的心灵之爱!

掩卷沉思,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于连”式的人物。他们雄心勃勃、斗志昂扬,很少有求助的愿望和需求。尽管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动力,但每个人却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由此便产生了人的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权力和优越的过分追求必然或多或少地显示出对他人的攻击性,而在遭到他人的抵制或反对时,他要么致力于征服他人,要么便是倾向于毁灭自己。这种性格特征的人不可能从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他们的性格是畸形的,他们的成功是暂时的、有限的;在不能与生活和谐一致的情况下,他们的自卑感会不断强化,他们追求权力、追求优越与补偿的野心会无限膨胀,而最终只会遭到更大的挫折和失败。

假如于连没有死又会怎么样呢?聪明的读者也许会想到:他得到了小姐,也赢得梦想已久的荣誉和地位,一时间春风得意……但是,若干年过去了,他功成名就,望着身边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女人,心底却想起德·雷纳夫人,他感觉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这种状况就是所说的中年危机,面对自己多年苦心争取并且已经得到的东西,却突然发现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让于连的悲剧不再上演,首先是帮助“于连”了解自己人生的目标以及树立这些目标的深层次原因,剖析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方式。有的人以控制他人,获取他人最多的爱为目标,因他小时候缺乏关爱和安全感;有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以掠取财富为己任,因为他曾经为出身贫困、经历贫穷而深深自卑过……在了解自身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动机和意图,才不至于成为自己无意识行为的牺牲品。其次,培养良好的社会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包容自己劣势的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了解自身人性的基础上达到人格的整合。

1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