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电视 2星
共回答了80个问题 评论
全诗赏析如下:
诗的开头,写出了屈原被放逐后的悲惨境遇,用“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形象地描绘了他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貌,突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和高洁清白之志。
诗的主体,是屈原与渔父的问答。渔父认出了屈原,问他为什么落到这样的田地。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句话是屈原的名言,表达了他不随波逐流、不苟合时俗、不迎合权势的坚贞品格和高尚情操。渔父则劝他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道家思想,随遇而安、远离纷争。他用“淈其泥而扬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两个比喻,说明他与世浮沉、自我保护的处世哲学。屈原则坚决反驳了渔父的观点,用“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两个比喻,说明他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他还用两个反问句表明了他宁死不屈、不惜舍生取义的决心。这里的对话体现了屈原与渔父在思想上的对立和冲突,也展现了屈原儒家思想和渔父道家思想的差异。
诗的结尾,写出了渔父对屈原不理不睬、唱着歌离去的情景。这里用“莞尔而笑”四字表现了渔父对屈原的无奈和超然,也显示了他隐者式的心境和气度。他唱的《沧浪歌》或《孺子歌》,以水清水浊比喻世道清明与黑暗,也是他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处世哲学的一种形象化的说法。这一部分增加了渔父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也使全诗获得了悠远的情韵。
《渔父》是一首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诗,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
1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2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3年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