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伤 1星
共回答了145个问题 评论
一、《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一池春水静静地围绕着杏林,妖娆的杏花和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平分着春色。即使被春风吹落,似雪一般飘落在入清澈的水中,也胜过路旁的杏花,凋零后,洒落路面,被人践踏,碾成尘土。
这首诗的前一句描写北陂杏花的妖娆之美,后一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赞美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王安石寄情于杏花,体现出他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掷地有声地表明了他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高洁的人生操守。
王安石还有一首著名的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首写冬天的梅花,一首写春天的杏花,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王安石品性高洁、道德高尚、情趣高雅。他一心为国,体恤百姓,清正廉洁,家无余财。他不好色,不纳妾,没有不良嗜好。他为人真诚善良,苏轼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为苏轼说情,尽管苏轼曾经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已经退休的王老先生却向宋神宗仗义执言:“岂有盛世杀才士乎?”
黄庭坚与王安石的反对者苏轼、司马光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黄庭坚却非常敬重王安石,他在《跋王荆公禅简》中衷心地赞叹道:“然余尝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让我们记住他的一句名言吧,可以当做座右铭:“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二、《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屋顶上,一只斑鸠鸟在清脆地鸣叫,村旁边,盛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农夫们有的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高高长长的枝条,还有的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又飞了回来,好像是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老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我欲举杯畅饮,却又停了下来,想到那些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们,不由得为之惆怅惋惜。
王维晚年隐居在辋川别业,他心有佛祖,怀有善念,没有高官的威风,没有诗人的架子,与当地的人们平等相待,热情交往。他在《辋川别业》里写道:“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所以诗佛才能以诗人敏锐的感觉,描绘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和勤劳朴实的农夫,以佛家慈悲为怀的心胸,为那些离开家园、在外奔波的人而惋惜、惆怅。
这首诗王维描绘的是大唐都城长安郊外春天的风景和社会生活,那南宋都城临安又是什么特殊情景呢?
三、《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今世情淡得像一层薄纱,谁让我乘马来到繁华的京都?住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天晴了,打开窗,铺开小纸悠闲地书写草书,写累了就仔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茗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老家。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陆游接到了任命他为严州知州的通知。在赴任之前,按惯例要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宋孝宗。宋孝宗欣赏陆游的诗才,他在延和殿召见了陆游,特意勉励陆游道:“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
在临安,陆游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着宋孝宗召见。这天一夜春雨,触及诗人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卖杏花啦,最新鲜的杏花”,这大清早的叫卖声,展示了当时临安人悠闲富足的诗意生活。
四、《酒泉子·买得杏花》
唐:司空图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
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买来了杏树,直到十年后,我归来了,才看到它开花。我把它种植在假山的西侧,畜禽围栏以东,现在妖娆的杏花已开满了枝头。
花儿开得快,落得也快,转眼就树枝空空,满头白发的多情之人为之而感到惋惜。黄昏时候,我举酒祈祷东风,请你对它多加宽厚,吹拂的时候请舒缓从容。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诗论家。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进士及第。公元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率军攻入长安,唐僖宗奔逃到蜀地。司空图护驾不及,更不想参加黄巢的义军,只好回到故乡河中(今陕西永济)躲避。第二年春,司空图感时伤世,他借花抒怀,祈祷春光护花,寄寓了他忧国之思。这首词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深深吸引了后世的读者。
908年二月,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李祝被朱全忠弑杀,司空图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悲从中来,毅然绝食而死,享年七十二岁。这位忠君爱国的老人值得我们尊敬,他的主要成在于诗论,《二十四诗品》就是司空图的不朽之作,爱好写诗的朋友值得一看。
五、《绝句》
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参天古树的绿阴下,我系了小船,拄着藜仗,缓缓走过小桥,悠然地一路向东而去。
阳春三月,杏花盛开,绵绵细雨轻轻落下,像是要故意润湿我的衣裳,柔柔地吹拂着我面庞的,是那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温暖春风。
杏花雨,是指清明时节所降之雨,那时正值杏花盛开,所以古人赋予春雨这个饱含诗意的名字。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清明节时期的花信是柳花,所以称这一时期的春风为杨柳风。
志南和尚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杏花雨、杨柳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他对春天的喜爱。全诗娓娓道来,从容不迫,展现了出家人的悠悠禅意。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作为咏春的千古名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广为传颂。
六、《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春天将尽,杏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燕子在天空轻盈飞舞,碧绿的河水把村落人家围绕。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天涯哪里见不到茂盛的芳草?
院墙里面,有一架秋千,墙外路上的行人,慢下脚步,仔细聆听一位少女发出悦耳动听的欢笑。渐渐地, 笑声听不见了,多情的行人感到被无情的少女所气恼。
苏轼的这首词上片用清新婉丽的笔调,描写了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下片笔锋略带哀怨,诉说了偶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表现了苏轼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不为人知的情感烦恼。这种烦恼是仕途坎坷,年华逝去,还是情路波折?苏轼没有明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回味、想象空间。
“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该词的名言,在劝慰失恋的朋友时,最经常用到这句。
14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4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