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三个典故

你该成熟了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神葬东天 2星

共回答了221个问题采纳率:93.7% 评论

第一个典故: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后周皇帝柴荣驾崩,七岁太子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周重臣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已经掌握了后周朝的军权。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拥立他为皇帝,夺取了后周政权。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大军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然定都开封。

第二个典故:烛影斧声

公元976元,赵匡胤暴死,其弟赵光义继位。

按史书记载,赵光义继位是宋太祖在世时与杜太后商议的结果,同时约定在赵光义死后再传位三弟,最后又传位给太祖后代。

但历史上普遍认为赵光义是杀兄谋位。

正史中没有太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也说法不一。太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悬案。

许多非官方史料中,记载了赵匡胤去世当晚曾召赵光义入宫饮酒之事,后人也对"烛影斧声"的猜想津津乐道。

据记载: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

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

当晚,太祖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

但在这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大吃一惊!

对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同时,有一个不可置疑的事实是:

宋太祖育有四子,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

令人惊掉大牙的是,赵匡胤的后裔,大部分都是早亡。

四个儿子中,有两子早早离世,四子赵德芳年仅二十三岁也染病身亡。只有次子赵德昭活得稍微长一些,但是也没超过三十岁。

赵匡胤去世后,次子赵德昭就被赵光义任命为京兆尹,封皇子为京兆尹,基本就等于认可他做皇位继承人了。

公元979年,赵光义攻打幽州,赵德昭也一同前往。

一天晚上,军中发生骚乱,人们找不到赵光义去了哪里,便有人提出立赵德昭为帝。

赵光义听说后,心中十分不满。

战后,赵德昭询问封赏众臣之事,赵光义没好气地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赵德昭听说后,便自刎而死。

至此,赵匡胤的四子全部去世,赵光义也就不再也不可能封赵匡胤的儿子为帝了。

纵观整个北宋,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赵匡胤虽然也有后代,但已经不再得到重用了。

直到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方称帝。建立南宋后,赵匡胤的后代才重新拿回宋朝的皇位。

由于赵构没有皇子。

赵构只好找到宋太祖这一脉,从中选取了两个资质较好的作为养子。

公元1162,赵构将皇位传给赵昚,赵匡胤的后代重新当了皇帝。

此后,南宋的皇帝就全都是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了。

历史的蹊跷就是这样:

赵光义究竟是弑兄篡位,还是基于现实做出的正确选择?这绝对是一大悬案。

第三个典故:金匮之盟

正史记载,赵光义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

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金匮"一事首次在朝廷中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

是为赵普所献。

在《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

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

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

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

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此即金匮之盟的由来。

事实可以是,赵普是太宗时代丞相,赵光义当政后一直受到挤压,甚至面临性命之忧,为求皇帝保护,于是:送给赵光义一份厚礼,用来证明赵光义的合法性。

两人唱了个双簧。

14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