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搞错了 1星
共回答了164个问题 评论
在去一个地方之前,总喜欢找一些当地相关的书籍或是电影来看,因为能提前了解一些当地的历史喝文化,人文风情,总觉得是蛮有意思的。在一个人踏上西北青海甘肃之旅之前,突然想起一本压在箱底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面就有关于行走大西北的行记,于是随手翻出来看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有一段时间在各地行走讲课,一边游历山水,一边把写文章寄给杂志社而来的。还有《山居笔记》也是类似的作品。据说很多人看了余秋雨的文章的会潸然泪下,我虽然没有潸然泪下,但看《道士塔》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历史的凝重,对敦煌莫高窟也顿时有了肃然起敬的感觉,充满了期待。
很喜欢《阳关雪》中对戈壁很霸气的描述:“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诸如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样的语句仿佛身临其境,喜欢这么苍茫霸气的感觉...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这打底,潜伏在深谷”。---这是在《沙原隐泉》里,关于沙漠细腻的描述,让人感觉已经在他的文字行间游览体验了一番,而且又颇有人生哲理的感觉,读来很耐人寻味。
而在《阳关雪》里:“我的周围,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这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也就给自己附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教课地期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这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里所谓的inception,即一个想法,一个念头出现在脑海里,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会慢慢地生根发芽,到后来变得根深蒂固。也许就是因为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向往西北的漫漫黄沙,慢慢行走的骆驼,所以酝酿了这次的大西北之行。
在现在网上热门的游记文章里,大概是看不到这么荡气回肠,深沉,发自心底的文字了。大概文人多爱游山玩水,古有徐霞客,礼拜,当代有三毛,余秋雨,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书,其实现代也有不少,曾经看过一本散文集《没有人能独自旅行》,也是一本读起来很有趣味的旅行散文,突然发现,即使全是字,一张图也没有,读起来确饶有趣味,它们为我打开了看世界的另一扇窗,而且是一扇特别的窗......
6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3个回答
2个月前5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