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代的瀹饮法分别有什么步骤

冷心控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轉身鮜消失 4星

共回答了413个问题采纳率:97.7% 评论

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代的瀹饮法都是中国传统的茶艺制作方法,下面是它们的具体步骤:

唐代的煎茶法:将茶叶放入瓯中,加入开水,用竹筛过滤出茶汤,再倒入茶杯中。这种方法主要强调茶汤的清澈和口感的纯正。

宋代的点茶法: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先用少量开水冲泡,待茶叶展开后再加入适量的开水,等待一段时间后倒入茶杯中。这种方法主要强调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的浓郁。

明代的瀹饮法:将茶叶放入茶杯中,先用少量开水冲泡,待茶叶展开后再加入适量的开水,等待一段时间后用盖碗盖住茶杯,倒过来倒出茶汤,再将盖碗翻回来,将茶杯放在盖碗上。这种方法主要强调茶汤的清澈和口感的纯正。

总之,这三种茶艺制作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步骤,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茶叶和口味需求。

1小时前

9

离别情人 3星

共回答了303个问题 评论

      唐代的煎茶法主要步骤如下:

1. 准备煎茶具:煎茶壶、茶杯、茶盘等。

2. 将茶叶放入瓷茶杯中,一般为碾成细粉的茶叶。

3. 将水烧开后,倒入煎茶壶中,保持水温恒定。

4. 把煎茶壶插入炭火中,逐渐加热,使茶叶与水进行充分混合。

5. 煎茶的同时,还需要在茶杯中加入适量的盐、糖、酱油等调料,以调出不同口味的茶汤。

6. 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煮,茶汤变得浓郁,即可将茶杯取出,享用热茶。

      宋代的点茶法主要步骤如下:

1. 准备点茶具:点茶壶、茶杯、茶盘等。

2. 将茶叶放入茶杯中,通常使用适合点茶的整叶茶。

3. 将烧开的水倒入点茶壶,保持水温适中。

4. 用点茶壶的喷嘴朝向茶杯,将水均匀地喷淋在茶叶上,使茶叶逐渐展开。

5. 同时,点茶壶喷嘴的高度可以调整,以调节水流的冲击力,使茶叶能够充分舒展开来。

6. 喷淋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使茶叶充分与水进行接触,并释放出茶叶的香气。

7. 当茶杯中的茶汤变得浓郁时,即可停止喷淋,将茶杯取出,享用热茶。

      明代的瀹饮法主要步骤如下:

1. 准备瀹饮具:瀹壶、茶杯、茶盘等。

2. 将茶叶放入瀹壶中,一般使用新鲜的嫩茶芽。

3. 将水烧开后,放入瀹壶中,保持水温适中。

4. 瀹壶有密封的盖子,可以保持内部水分的蒸发,使茶叶在湿润的环境中逐渐变弯。

5. 同时,瀹壶的盖子上有一个管道,可供茶叶散发香气导入茶杯中。

6. 瀹饮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让茶叶逐渐展开,释放出香气。

7. 当茶杯中的茶汤变得浓郁时,即可将瀹壶取出,享用热茶。

     这些茶的煮法和品味法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一般的步骤概述。

21小时前

18

发光的爱情 2星

共回答了211个问题 评论

隋唐时期 —— 煎茶法

隋唐时期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帝国。中国饮茶至中唐开始普及,形成“比星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隋朝短暂,茶事记载很少。唐朝茶以团饼为主,也有少量粗茶、散茶和米茶。隋唐时期的饮茶除沿续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外,又有泡(淹)茶法和煎茶法。

一、泡(淹)茶法《茶经·七之事》引:“《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这。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段引文涉及制茶法、饮茶法,其意思是说:在川东鄂西交界一带地方,采叶制成饼茶,叶老的,则要用米汤处理方能做成茶饼。想饮茶时,先烤茶饼至赤色,再捣末设入瓷器中,用葱、姜、桔子作佐料,加入沸水浇泡。

二、煎茶法在汉语中,煎、煮义近,往往通用。这里的“煎茶法”特指陆羽所创的一种煮茶法,为了区别于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故名“煎茶法”。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写“煎茶”的有许多。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

小结

唐以后以干茶煮饮。

煎茶法是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

煎茶法的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唐代煎茶时不再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调味品,只加入少许精盐,以调和汤味,晚唐以后煎茶时也不再加盐,成为完全的清饮法。

3

五代宋时 —— 点茶法

五代宋时期的饮茶除承继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又兴起了点茶法。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搅动,茶沫上浮,形成粥面。

小结

点茶法: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4

元明清时期 —— 泡茶法

元朝的茶以散茶、末茶为主,明朝叶茶(散茶)独盛。明朝有绿茶、黑茶、花茶、乌龙茶和红茶,清朝的茶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元明清时期饮茶除继承五代宋时期的煮茶、点茶法外,泡茶法终于成熟。

泡茶法起始于隋唐,由于煎茶法的兴起和煮茶法的存在,泡茶法在唐代并不普遍。五代宋又兴点茶法,点茶法本质上属泡茶法,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点茶法与泡茶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点茶须调膏击拂,而泡茶则不用此。五代宋盛行点茶法,故泡茶法无闻。清朝,在闽、粤的一些地区流行一种青茶(乌龙茶)的“功夫茶”泡法。功夫茶具有“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均小巧玲珑。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总之,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不加佐料,包括撮泡(杯、盏泡)、壶泡、功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

小结

泡茶法蕴酿于隋唐时期,正式形成在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流行至今。

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泡茶法到明清时期流行。

18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