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結束吧 2星
共回答了264个问题 评论
琉璃,相传为二千四百多年前战国时期越国范蠡为越王勾践督造王者之剑时被发现。范蠡认为这种物质经过了烈火百炼,又有水晶的阴柔元气暗藏其间,既有王者之剑的霸气,又有水一般的柔和之感,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到的极致,于是将其随剑一起敬献给越王勾践。
越王感念其功,原物赐还,并命其为“蠡”。
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以自己命名的“蠡”打造成精美的定情物送于他一见钟情的西施。
不料就在这一年战事又起,越国大败,西施被迫去吴国和亲,临别时,西施将“蠡”送还给范蠡。
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西施的泪水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由这个名字演变而来。 明朝以后“琉璃”改称“料器”。清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供奉内廷,称“宫料”、“御琉璃”。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宝之冠。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突出古代皇宫贵族身份和地位,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料器制作全靠人的经验和手艺,在喷灯的火焰中即兴加工,也被称为“火中的雕塑”。
透过细腻贤熟的手工技艺,再加入创作者的巧思设计,传达中国深遂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琉璃材质的光泽、多彩、柔媚、神秘的特性,而纯手工的制作工艺也使其作出的作品,具有独一性,更加造就了它的珍贵。
而高难度的手工制作,也让这种工艺品日渐稀少。
9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3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4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