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的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

凡心不羁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刺骨刺心 4星

共回答了422个问题采纳率:94.6% 评论

这个典故是出自于毛遂,当时赵国的平原君要带着二十个门客去楚国请求援助,但是平原君在众多门客中挑选来挑选去,只挑出了十九位,后来,一个叫毛遂的自己推荐自己,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平原君觉得他勇气可嘉,但是也对他的能力抱有怀疑,后来,毛遂只用一席话就成功让楚王派兵援助,楚王夸赞毛遂的话如同九鼎大吕一样很有分量,鞭辟入里。

一、毛遂非常有勇气,非常自信的自荐毛遂自荐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当时,平原君想要挑选门客,但是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毛遂当时是刚刚进了平原君的府邸,做了门客,所以平原君对他根本不熟识,但是毛遂非常勇敢,在众人面前,自己推荐自己,也成为了当时的一段佳话。

二、毛遂非常有胆识智慧,成功说服楚王当时赵国派平原君去楚国,就是因为他们不堪秦国的侵犯,所以赵国才会去找帮手,也就是楚国帮忙,当时,平原君带着一行二十人到了楚国,很多人的劝服都没有起到作用,直到毛遂的一席话,才让楚王出兵援助,毛遂对楚王说,其实我们都是半斤八两,据他所知,楚国和赵国一样,都经常受到秦国的侵扰,如果两国联合,也是为楚国除去了心头大患。

毛遂站在楚王的角度,说出了楚王的心里话,所以楚王认为毛遂非常聪慧,他说毛遂的话如同九鼎大吕一样很有分量,字字精髓,鞭辟入里。一言九鼎就这样由来,而现在,一言九鼎不仅指的是这个人说话有分量,更多的是再说人们说话要敢说敢做,言行合一,认真负责讲究诚信。

1小时前

3

曲离殇 4星

共回答了437个问题 评论

成语"一言九鼎"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平原君.

话说东周有一国宝,九鼎,是君临天下的象征,世人都想拥有它。当时的周朝势微,又想保住这个鼎,又不敢得罪各个诸侯强国。

秦国仗自己兵多马壮,想用武力来强迫周王交出宝鼎,周王(应为周显王〈前321年〉)非常害怕,但又不敢真得罪秦国,这时周出了一个能人,名叫颜率,能言会道,对大王说:“大王,你不用担心,我向东边的齐国借兵求救就可以了。”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是贵国的大幸。但愿大王能努力争取!”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5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无奈地撤了兵。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王又忧心忡忡了。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次在贵国的义举下,我们国家才得到保全,所以我们愿意让出九鼎,但是从我们国家到东齐要经过好几个国家,大王打算借哪条道将鼎运过来呢?”齐王回答:“寡人准备借道梁国。”

颜率说:“万万不可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那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商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9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难以计数,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由此可见,九鼎的分量之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先生(毛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形容一句话的作用很大。后来,人们渐渐引申出“一言九鼎”的成语。——《战国策·东周策》

21小时前

17

哑沙情话 4星

共回答了449个问题 评论

成语"一言九鼎"涉及的历史人物是毛遂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18小时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