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 3星
共回答了387个问题采纳率:93.6% 评论
题目含义:
1.名义,借口
2.评论,品题
3.名词
1. 标题;篇目。
汉 王充《论衡·正说》:“《尚书》《春秋》事较易,略正题目麤粗之说,以照篇中微妙之文。”《隋书·经籍志一》:“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 宋 苏轼《与潮守王朝请涤书》之二:“请依碑样,止模刻手书。碑首既有大书十字,碑中不用再写题目。”
2. 品评。
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 许邵 ﹞少读书,雅好三史,善与人论臧否之误,所题目,皆如其言,世称‘ 郭 许 之鉴’焉。”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山司徒 ( 山涛)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宋 苏轼 《进何去非备论状》:“一经题目,决无虚士,书之史册,足为光华。”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 陆鲁望 过 张承吉 丹阳故居,言:‘ 祐 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此为才子之最也。’余深爱此言。”
3. 题识;名称。
《北史·念贤传》:“时行殿初成,未有题目,帝诏近侍各名之,对者非一,莫允帝心。 贤 乃为‘圆极’,帝笑曰:‘正与朕意同。’即名之。” 唐 李尚一 《开业寺碑》:“永言堂构,题目阙如。”
4. 试题;习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须中书考试, 陟 令善书者三十人,各令操纸执笔,向席环庭而坐,俱占题目,身自循席,依题口授。” 宋 欧阳修《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题目初出,中外羣臣皆欢然。” 冰心《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今天, 王老师 给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5. 为问题。
清 李渔《意中缘·奸囮》:“这又是个难题目了,那有这许多盘缠到那里去。” 茅盾《色盲》:“他觉得有些窘了。他很想抛开这个怪难以作答的题目。”
6. 主题;命题。
宋杨万里《红锦带花》诗:“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红楼梦》第三七回:“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做,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做一首。” 瞿秋白《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
7. 指话题。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谈话到十点钟,越谈越不精彩,因为题目不能集中,大家都感觉得精神上隔了一座墙,都不愿意尽量的发挥自己的意见。” 沙汀《还乡记》三:“‘我们沟里,今年又抓去多少呢?’他接着问,决心换换题目。”
8. 借口;名义。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报通三世 释迦 言,莫将 梁武 为题目。”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奸璫柄国,方阴伺君子之隙,肆其诋排,而羣聚清谈,反予以钩党之题目,一网打尽。”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一定是先晓得了自己,才借着这题目粘了拢来!”
9. 名堂;花样。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其间又有奸诈之徒,就这些贪爱上面,想出个奇巧题目来,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诈他一个小富贵,谓之‘紥火囤’。”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他本意欲遣世子申生伐虢,却被里克代行,又一举成功,一时间无题目可做。”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常常是一人手持盾牌单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照规矩练‘大刀取耳’‘单戈破牌’或其他有趣厮杀题目。”
10. 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世传《满江红》词云:‘……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以为 朱文公所作。余读而疑之,以为此特安分无求者之词耳,决非 文公 口中语。”
11. 见“题目正名”
12.题:本义是头的前额,目:眼睛。前额和眼睛是人体最为突出部位。文章之名称犹如人体之前额和眼睛,是文章之中心。所以借用题目为文章名称。以后又演变为考试之项目。
编辑本段
词意探源
命题 主题
杨万里《红锦带花》诗:“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
书籍的标目
《南史·王僧虔传》:“往年有意于史,……汝曾未窥其题目,未辩其指归,而终日自欺人,人不受汝欺也。”
品评
《世说新语·政事》:“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名称
《北史·念贤传》:“时行殿初成,未有题目。帝诏近侍各名之。”
借口 名义
白居易《送吕漳州》诗:“独醉似无名,借君作题目。”
题目;吸引读者关注 文章主旨的归纳
作用:
1.概括文章内容
2.吸引读者眼球
3.提示线索
4.把“我”象征意义
5.语带双关
6.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7.揭示文章中心思想
9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2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