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72章原文及译文

娇羞姿势美 4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有一美人 1星

共回答了152个问题采纳率:95.6% 评论

原文:《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如果人们不害怕权势的威胁,则这个权势也不会存在。
不要干扰人们的自然生活,也不要压抑他们的自由。
如果没有不满足的欲望,那就不会有抱怨。
圣人了解自己,而不需要被别人认可;他们注重自我修养,而不需要向外张扬。
所以他们会去除冲突与不和谐,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与谐声。

17小时前

14

鄒尛魧 1星

共回答了129个问题 评论

道德经72章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聚而不缪,强而不威。
是以果而不矜,夫唯不矜,是以可以长。
译文:如果人民不畏惧权威,则大权威也不会出现。
不要挑拨侵犯其生存的情况,不要厌弃任何一种生活环境;因为只有不满足于自身状况,才会产生不满意。
因此,有所聚集而不散逸,有所强有所保而不逼迫;因此而开花结果,不自夸,终能保持长久。

15小时前

22

無所謂小姐 1星

共回答了198个问题 评论

原文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独不偏,至诚无息。
”(道德经72章)这是《道德经》中72章的内容,强调了当人们不畏惧威势时,宏大的威力才会出现。
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保持至诚无息的心态,就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深受世界哲学的关注和研究。
其中的72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它教导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保持不畏惧威势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力量。

12小时前

1

他妈的真贱 3星

共回答了367个问题 评论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其功成而名不显,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不言而天下莫能知之,下之无,不可加之名。


默而识之,慧而不言,行而不远。
译文:人民不畏惧君主的威势,就会遭受更强大的威势。


不要频繁地与居住之地亲近,不要过度追求物质财富。
只有不过度追求,才会不会失去。
这就是圣人自知而不自夸,自爱而不自贵的原因。


他们取得了功绩,却无名气;不与人争,却无人可以抗衡他们;他们不张扬自己,但谁也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
他们默默地怀抱自己的道德,智慧而不说出口,尽管四处行走,却从未迷失前进的道路。

8小时前

45

江山帝王魂 3星

共回答了328个问题 评论

道德经第72章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72章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权势的威胁时,那么权势的威能便会彻底被削弱。不要与住处交往过度,不要对生活物质的需求过度,这样才不会让自己无穷无尽的需求导致不满。正是因为不崇尚过度而能处处得到满足。因此,圣人自己了解自己而不一味张扬;自爱而不自视为高贵。这就是为什么要巧妙地放弃一些东西,来换取另外的东西。

3小时前

45

我懂得你 2星

共回答了238个问题 评论

以下是《道德经》第72章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译文:

百姓不畏死,为什么要用死去恐吓他们?如果让百姓时刻畏惧死亡,而又制造诱人上钩的事情,我就可以抓住他们,而没有人能反抗。那些常年执行死刑的官员也被另外的人所杀害,这就好比代替大匠使用刀斧雕刻一样,谁也难免不会受伤。

该章节主要强调了不应该用死亡来威胁百姓,因为这样只会引起百姓的反感。同时也提到了代理执行死刑的问题,认为这样代替别人执行死刑会导致伤害。

23小时前

12

忿掱筷楽 3星

共回答了386个问题 评论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①,则大威至②。无狎③其所居,无厌④其所生。夫唯不厌⑤,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⑥,自爱不自贵⑦。故去彼取此⑧。

[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16小时前

3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