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六要的解释

宅情歌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日落坐街頭 1星

共回答了115个问题采纳率:95.6% 评论

荆浩的“六要”理论,荆浩的《笔法记》记载:

“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

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

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

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

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

9小时前

19

逆傷莫小帥 1星

共回答了182个问题 评论

六要”“二病”说是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的绘画理论。重温“六要”“二病”说对提高我们的国画理论水平,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审美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

荆浩是唐末五代之际的人,他自称唐朝人,后世把他视为五代人。为避战乱隐居在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太行山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吸引着他,据他写的《笔法记》叙述,他的松树写生手稿达数万本,这可能夸大了一些,但足见其绘画的勤奋。

《笔法记》是重要的山水画论著作,同以往的山水画论著作相比,内容更加深入、细致、且又系统。《笔法记》中提出“六要”是荆浩专门为山水画创作制定的六条标准,同谢赫根据人物画所提出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不同。但“六要”显然是“六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根据山水画的特殊要求和荆浩自己的创作实践,把“六法”加以取舍,在六法的基础上作了创造性的发展。

六要是:一日气、二日韵、三日思、景、五日笔、六日墨。先说气和韵。荆浩把六法中气韵分开来讲。什么叫气?“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心随笔运,实际是笔随心运。画家的思想统帅用笔,描绘形象才能心有主见,取象不惑。什么叫韵?“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要求笔迹为形象服务,不能脱离形象,单独显露出来。荆浩把气韵分立为二法,据他自己解释的气和韵的含义,似乎没有必要把气韵分开。气、韵对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是指表现对象的神,气韵是完整的词,也许是这个缘故,后世评画,仍然用气韵,不作分解。

三曰思。“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荆浩在另一处讲的“去其繁章、采其大要”,即是删拨大要的意思。思是谢赫六法中没有的。有人说思是经营位置,乃是把章法与立意混为一谈了。经营位置固然需要集中概括,但那是指画面上的形象安排工作。荆浩把思作为一法,并说画家要聚精去思考他表现的对象(凝想形物),无疑是指没有出现在画面上的立意构思活动。思作为一法提出来,不仅对山水画创作有好处,而且对所有绘画创作有好处。这是荆浩的首创。

四日景。“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要求画自然景物的状貌神情(搜妙创真)。荆浩特别重视艺术的真,真是神似和形似的兼备。他说“似者得其形造其气,真者气质俱盛”。真正好的山水画要气质俱盛,也就是形神兼备,自然之物的真和思想认识的真要统一起来。

五日笔、六日墨。这是讲笔墨。荆浩曾说过:“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采二子之长,成一家之体。”他在《笔法记》中说:“项容山水,……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从这些评论中可见他对笔墨的重视和追求。在我国古代,荆浩是第一个将笔墨并重的人。谢赫六法只讲骨法用笔,并没有提到笔墨。荆浩对笔墨的解释是:“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形自然,似非用笔。”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笔记之以形质,墨写之以阴阳。”实际上是指具体技法的追求。而今只重笔墨的观点未免太片面了,甚至有些夸大其词。荆浩六要中气、韵、思(也就是一种审美追求,创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同时他也重视山水画写生这个重要环节(有松树写生稿数万本)。笔墨应该为以上几点服务,也就是为创作服务,我们不应该成为笔墨的奴隶。

荆浩还提出用笔有四势:筋、肉、骨、气,他解释道:“笔拖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

“二病”即:有形之病与无形之病。

有形之病是局部细节上的缺陷,无形之病涉及到神似形似及笔墨个方面,关系到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是贯穿整个画面的问题。无形之病实际上是指画的格调。画之二病是山水画创作中要随时注意的问题。

对荆浩的“六要:”二病“说的研究能够使我们对山水画的认识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美术史家们认为荆浩的《笔法记》为我国古代山水画论建立了纲要。而”六要“”二病“则是荆浩山水画论的核心所在。现在我们再谈“六要”“二病”说对学习研究国画理论、学习国画技法及欣赏国画都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7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