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的成语故事

我没你小气 3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暗潮拍岸 1星

共回答了163个问题采纳率:92.6% 评论

兵临城下是一个成语,其故事讲述的是
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军队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城外的军队已经布置完毕,城内的赵王与大臣们都惊慌失措。
这时一位名叫淳于意的将军挺身而出,带着少数精兵悍将奋勇抵抗,乘夜袭击魏国大营,成功切断魏军粮道,迫使魏国主帅撤退。
这就是“兵临城下”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键时刻勇往直前、迎难而上是可以打败敌人的,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1小时前

27

我卟暧呢 2星

共回答了79个问题 评论

兵临城下是一个成语,源自于《晋书•滕整传》中的故事。
滕整是晋朝时期的一个名将,他在一次战斗中击败了敌军,追击到敌军的都城城下。
敌方军队已经举起了白旗,表示愿意投降。
但是,滕整没有相信敌人的投降,他当机立断地下令冲进城去,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危急关头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坚定信念,果断行动。
延伸:兵临城下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处境十分危险的时候。
比如,我们在考试中可能会遇到难题,但是只要保持冷静、勇往直前,就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是只要保持乐观、积极,就有可能化危为机,实现自己的目标。

19小时前

43

一个超人 2星

共回答了289个问题 评论

兵临城下的成语来源于历史战争,具体故事就是: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大军入侵波斯帝国。
当时波斯王子达里奥三世率领军队挡在马其顿军队的前面。
双方在伊苏斯战役中激烈对抗。
最后,在亚历山大的智谋下,马其顿军队利用地形有利,采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轻松攻破波斯军队,达里奥三世只能败逃。
在这场战役中,马其顿军队实现了“兵临城下”的壮举,而诱敌深入的妙计也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战略。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某种困境已经到了紧急关头,相当于被围攻城池已经到了危急的地步。

16小时前

27

迩不懂我的 1星

共回答了150个问题 评论

是《战国策》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34年,赵惠文王带领他的军队围攻燕国都城薊城。
薊城守将田单率领少数精锐守城,恶战良久仍然不下。
赵国大将拙政固定下方案:在城下建造了一座木塔,塔顶放置一面锣。
每到夜里,锣声响起,赵军鼓噪喊杀,燕军上下都会惊慌失措。
最终,燕军不支,田单只得投降,薊城被攻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敌人时,我们需要想到各种可能的对策,并且要善于利用对手的弱点。
锣声响起时,燕国守军就开始心生畏惧,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冷静,思考对策,并且不被对方的恐吓所影响。

12小时前

46

明愿心愿 4星

共回答了426个问题 评论

结论:兵临城下是一个成语,意为敌军已经到达城下,形势十分危急。
原因:“兵临城下”的成语源于古代战争。
当敌军已经杀到城下,防线即将被攻破之际,城防部队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形势。
因此,“兵临城下”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形势严峻、危机四伏的状态。
延伸内容:此成语已经成为了汉语中极具代表性的四字成语之一,被广泛运用在故事、小说、电影等各种文化形式中。
许多历史事件中都有“兵临城下”的情节发生,例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淞沪会战等。

7小时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