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嘈杂 4星
共回答了401个问题 评论
童生:明清时称尚未考秀才或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也就是说,凡没有取得县学、州学、府学学生资格,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通称为童生或文童、儒童;故而,童生可以是儿童、青壮年,也可以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童试包括本省的县试、州试、府试三级考试,考中者为生员,即俗称的秀才,文章中则常称为诸生。
庠生:明清时期对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为古代学校之名。
廩生:亦称廪膳生或廪膳生员。明代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皆给廪膳,补助其生活;清代则必须经过岁试和科试,成绩优秀者方能取得廪生名义,成为资历较深的生员。廪生的主要职务是具结保证应考的童生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事。清代官学生员分为三等,第一等为廪膳生员,享受官府的生活补贴,每年可得四两廪饩银;二等为增广生员;三等为附学生员。
增生:科举制度中在廪生正式名额之外增加的生员名额,增额者为增广生员,为官学第二等生员;名额有定数。
附生:科举制度中生员明目之一,明清时期于府、县学之外有取附学生员之制,故亦称附学生员。
贡生:亦称贡监,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秀才)经考选进入京师国子监学习的读书人。
监生:明清时期在国子监肄业的,统称监生。初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乾隆以前,并加以严格的考试。监生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优监等明目;后仅存虚名,不被重视。
例生:科举制度中生员明目之一;清康熙时,因筹集粮饷而特许由捐纳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此种生员称为例生或饷生;不久停止。不通过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进入国子监的,称例贡,不算正途。
6小时前
姊無語 3星
共回答了352个问题 评论
监生即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其来源很多,有参加乡试而入的贡生、有皇帝恩准的“恩监”;因长辈曾为国建功而特准的“荫监”;和最常见的方法:透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的“捐监”。监生虽然亦可应乡试、会试;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就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为低。
通过国子监选拔参加乡试,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
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秀才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2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2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4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