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发射时间

暖情说不清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甘醇美酒 4星

共回答了486个问题采纳率:92.5% 评论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继美、苏、法、日等国家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我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50年代末期,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升空后的飞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周期为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肩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其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6小时前

47

无标题文档 3星

共回答了374个问题 评论

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发射到绕地球轨道上作短期或长期运行的人造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被送入轨道,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运行了92个昼夜,绕地球飞行1400圈,总航程6000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陨落。为了纪念人类进入宇宙空间的伟大时刻,苏联在莫斯科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安置着这个人造天体的复制品。[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展沿革

人造卫星的概念始于1870年。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发射到绕地球轨道上作短期或长期运行的人造航天器。其运动服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其轨道一般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特殊情况下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它离地面的高度根据用度而定,从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不等,一般不低于200公里。

第一颗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主要由前苏联著名的火箭和宇航设计师科罗廖夫领导的试验设计局完成。卫星由镀铬合金制成,重83.6公斤,外表呈圆球形,直径58厘米,轨道远地点为986.96公里,近地点为230.09公里,每96分钟绕地球一周。卫星载有两部无线电发报机,通过安置在卫星表面的4个天线,发报机不断地把最简单的信号发射到地面。世界各地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当时都接收到了这一来自外空的信号。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的一种航天器,占全部航天器的90%左右,在科学、军事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以科学探测和研究为目的有天文卫星、观测卫星、地球物理卫星、大气密度探测卫星和电离层卫星等;用于军事目的的有照相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核爆炸探测、导弹预警、拦截等卫星;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有通信、导航、气象、测地和地球资源等卫星。

正是考虑到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道路,以及1946年10月10日外空条约生效,1999年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的与会国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这一意见得到了联合国第54届大会的核准。

4小时前

22

所谓在乎 3星

共回答了385个问题 评论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021年6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迄今仍在轨运行。

1小时前

6

忘掉那过去 3星

共回答了398个问题 评论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它的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厘米,重83.6公斤。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厘米,另一对长290厘米。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截止1992年底中国共成功发射3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23小时前

3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