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嗳恋 4星
共回答了472个问题采纳率:95.5% 评论
上榜就是被录取、榜上有名、金榜题名的意思,多用于古代科举考试中举上红榜。
古人参加科举考试,最后录取人的名字要写在一张榜上帖在墙上,榜上有名的人即已经考上了,是一件大喜事 。后来就以榜上有名来表示被录取以及考试通过,又引申到表示光荣的意思 。榜上有名是在朱红色或大红色宣纸上写考试成绩的名单,是从上到下写的,越靠上的人说明考试成绩越好。
科举考试的上榜制度: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19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5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