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很美好 1星
共回答了158个问题 评论
1、“乱七”。是指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
西汉初年,刘邦不仅铲除异姓诸侯王,还分封了一大批的刘姓子弟为王。原本想着是靠刘氏宗族的力量,来帮助皇权统治的。
可到了文帝时期,大臣晁错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刘姓的诸侯王势力很大。要是任其发展的话,肯定会对汉朝中央政府,带来极其严重的威胁。于是向景帝刘启,提出“削藩”的建议。
汉景帝听了之后,也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开始着手,逐步削减这些刘姓诸王国的封地。激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并起兵反叛。
景帝最后决定使用武力派遣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平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亚夫平七乱”。而“乱七”一词,也是产生于此。
2、“八糟”。是指历史上有名的,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
在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担心其他大臣,会夺去他的政权,于是把皇室的子弟,分别封为很多诸侯王。同时规定,这些诸侯王享受许多的特权。
到司马炎死后,惠帝司马衷继位,他为人比较庸愚弱智。也是朝廷的实际大权几经周折,落入他人之手。
公元300年,赵王伦发兵进攻洛阳,斩杀贾后及其亲党。于是一场持续十六年之久的皇族夺权混战,也就此开始。
由于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因此,这场混战被史书称“八王之乱”。
这次皇室内宫争权夺利,非常血腥斗争。时间上比“七国之乱”的持续时间更长。当时的人民,遭受的灾难也更加的深重。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八王之乱”也被形象地称为“八糟”。
此后,人们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两个历史事件,连到了一块构成了一句成语。就是“乱七八糟”的典故。
16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6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4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3个回答
3年前4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