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学妹 3星
共回答了319个问题采纳率:99.5% 评论
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王德、王仁两兄弟是与严氏兄弟几乎同时登场的又一对兄弟。其中,严贡生和严监生两兄弟性格品行完全不同,而王氏兄弟俩则是性格品行完全一样,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两个人。
两兄弟主要出现在第五、第六回中,虽然描述的文字不多,但其形象却被塑造的非常鲜明。
兄弟两人都是禀生(考中秀才时,名列排行榜前列的可以递补为禀生),算是秀才中的优等生了;所从事的职务也是在私塾教书育人,而且是铮铮有名。按道理来说,这样饱读诗书之人应该为人师表,然而这对兄弟却是“无德无仁”之人。
作者在赋予这兄弟俩名字时,就寓有讽刺之意,也就表明他俩都是“无德无仁”之人。王者,亡也;王德、王仁也就是亡德、亡仁,即“无德无仁”。
王德字于据,王仁字于依,两人的名与字都是出自儒家经典《论语》之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要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
反观王德、王仁兄弟俩的所作所为,何曾做到过孔子所言的“据于德,依于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言行正好与圣贤之教相反,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由此可见,作者为这对兄弟起名字时,已经将两人圈于“无德无仁”的格局之中了。
在王氏兄弟眼中,从来就没有“德、仁”,只有利益;除了利益不能放弃之外,一切都可以抛弃。
8小时前
一日丧命散 4星
共回答了454个问题 评论
王德、王仁:是严监生的内兄,虚伪势利的小人。
《儒林外史》对于某些封建道德的虚伪的揭露也是很引人注目的。虽说有些封建道德,比如孝弟,吴敬梓把它们当作很重要的美德,在小说中加以宣扬,加以理想化,然而他却又从现实中感到了并且写出了两种虚伪。一种是许多在口头上讲封建道德而在行为上却刚好相反的虚伪;一种是某些封建道德的本身的虚伪。像王德、王仁,一个是府学廪膳生员,一个是县学廪膳生员,嘴里说“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工夫”,但眼睛里看见的,心里想着的却是银子。他们受了贿赂,就毫无心肝地在他们的亲妹妹害病害得快要死去的时候,忙着帮助妹夫严监生把小老婆立为正室,而且替他做了一篇“甚是恳切”的“告祖先的文”,告过祖宗,然后举行扶正典礼,而他们的亲妹妹就在这“大厅、二厅、书房、内堂屋,官客并堂客,共摆了二十多桌酒席,吃到三更时分”的热闹中断了气。像五河县的那些余、虞两家的进士、举人、贡生、监生、秀才,不送自己族中的长辈入节孝祠,却成群结队地恭恭敬敬地去送“又是乡绅,又是盐典”的外姓富豪家的死人。
6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3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5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