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沧桑 2星
共回答了69个问题采纳率:96.4% 评论
先讲题目,分析题目中出现的信息,然后回到原文去分析,有时简单的题很容易找到答案,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可以仔细地把材料多读几遍,多分析.
将比较难的一到两篇全部讲解,简单的就针对题目进行讲解,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在看看,复习一下。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最好能够充分利用。
一、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 科学的讲评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一是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样做能够加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认真科学地分析试卷的内容。 讲评课前.我首先分析命题角度和考点分布,科学地判断试题的难易度。找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盲点和薄弱点,以便及时调整。
2.认真统计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我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及典型错误;另一方面还要按人按题统计好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出错人数,并建立学生知识及解题情况档案。
二、提高讲评过程的实效 阅读理解题的讲评.首先要注意时效问题。大部分学生考试结束后.都急于知道答案和自己的成绩,而且对阅读文章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比较深刻。因此,教师及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讲评方式。 传统的阅读理解讲评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这一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注重灌输性学习,导致学生沮丧,教师疲惫。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首先教师要优化讲评方式,以激励动机和启迪思维。在教学中,我采用有效的合作学习— — 组织学生自查自纠。阅读理解练习题批改完发下去后,我将答案反馈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鼓励学生自查自纠,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我经常采用自然异质小组的形式,前后桌4位同学相互讨论,既方便组织又利于取长补短,相互间的讨论可使思路越来越清晰,学生可以从错误解法中找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点。最后,教师应选择问题集中点进行精讲精析.以求真正消灭知识盲点。
2.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文章体裁、题材确定先阅读文章还是先看题目;根据主旨大意、词义猜测、事实细节、推理判断这四种题型设问的类型进行归类讲评;指导学生对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记叙文时,要把握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阅读议论文时,要注意论点和论据,等等。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处寻找主题句,借此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要点。 阅读理解题常常考查学生对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包括说出文章的主题、寓意、结论,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等。学生在做这类理解题时常犯错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后,要进行归纳总结:抓文章的深层意义,不是瞎碰乱猜,也不能根据个人观点、常识随意而定;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蛛丝马迹”、“弦外之音”。按照文中的提示,考虑到上下文的联系,通过概括、归纳和推理,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确定问题的正确答案。此外,在讲评时,还要注意学生答题可能会产生的错误思路,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要求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重视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深层基础是文化,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语言的教学。而忽视文化意识的渗透,导致有些学生在运用语言时常常以“中文思维+英语形式”.不能很好地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难以想象一个缺乏文化意识的学生能准确完整地把握阅读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评讲进行文化渗透,扩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特点,阅读材料体裁多样,题材广泛,语言地道。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了英语国家的天文、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政治体制等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教师在讲评时可根据文章特点适当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的认识,以增强文化融合意识,讲评的深度和广度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篇章特点为基础。
5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2个月前1个回答
3年前3个回答
3个月前3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5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