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缺口 4星
共回答了484个问题 评论
一、《兰亭序》笔法精妙,表现在:
1、起笔、行笔、收笔三段均作精细处理,无丝毫懈怠,具有成熟行书的相当范式。所以作为行书教学的范本,《兰亭序》历来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是其过于精熟的牵丝映带、妩媚的体势若取法不当的话容易滑向流俗一面罢了,但对于训练笔性的灵活度还是有其正面意义的。
2、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侧锋交替使用,藏露结合,运笔过程跌宕起伏,开合较大,线形多变。“曲线”在《兰亭序》中作为一种基本笔法不可忽视,“作品的用笔方法直接决定风格的大致导向。”《兰亭序》的用笔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笔画的跳荡,另一个是线形的多变。因此,强调提按动作的明确性与准确性,成为临摹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平拖与直画是绝对与之南辕北辙的。”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地道出用笔上力度节奏(跳荡起伏)及“曲线”(不可平拖与直铺)在临摹中实乃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
3、笔势上处处隐含无穷的生机活力。在临写时要注意除了顾及线条完整性刻画的同时,还要联想到笔势的走向,使其活而不死。
二、《兰亭序》在结构上貌似平正,实际在细微之处却极尽变化之能事,更加强调欹侧取势,不求对称的形式美而强调揖让的内在呼应,不求均匀的稳定而强调对比的视觉冲击,这是后世赵孟類类在取法上所忽略的地方,也恰恰反映出王羲之行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自由之神趣也。另外还有一些细节,如:
1、形体大小穿插。通篇看来字形都被有效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内,但又能在自然之中求变化、而这种变化讲究的不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巨大反差,而是一切看似皆在不经意间,这需要笔墨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也需要超然的天赋和萧散的个性,王羲之所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此得以体现,黄庭坚《山谷论书》云:“右军笔法如孟子道性善,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非复可以常理拒之。”
2、字法多变。同字异形在《兰亭》中是其构字多样化之一绝。世人常举文中二十“之”字、七个“不”字、五个“怀”字、三个“盛”字之多样造型,无一雷同。
三、《兰亭序》在行气章法上也开创了行书布局的新格局,对后世影响较大。
1、纵有行、横无列,上齐下不齐的整体构成。这种布局依然是目前行书创作中取法之大多数。
2、行轴线的巧妙连贯。通过上下字之间的大小错落、穿插、宇间距的疏密变化等要素的运用、使行气流畅,字字成趣,包世臣《艺舟双辑》谓:“《兰亭序》神理在‘似奇还正、若断还连’八字。”在行行之也讲究疏密的空间对比,此作前四行间距疏松,从第四行到第十六行稍紧,为过渡,从十六行到二十八行较为紧密,这种空间节奏的变化,也反映出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变化的状态。通过这些构成使其整体布局显得平正中有跌宕,整齐中有变化,浑然天成。
4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3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4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