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人是什么意思

晴天娃娃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詠恒的愛 3星

共回答了374个问题采纳率:98.4% 评论

虞人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在诗经国风召南《驺虞》中就有了记载:

彼茁者葭,

壹发五豝,

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

壹发五豵,

于嗟乎驺虞。

驺虞就是虞人。诗经《国风·召南·驺虞》也是一首非常有趣味的诗歌,尽管有很多解释,众说不一,但是在寥寥数语中比兴而出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动感的画面。

《毛诗序》记述:“《驺虞》,《鹊巢》之应也。《鹊巢》之化行,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搜田以时。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

《笺》:“应者,应德,自远而至”。

驺虞也叫虞人,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天子狩猎时负责把禽兽驱赶出来以供猎杀。为什么诗歌里会发出“于嗟乎”的感叹呢?是因为虞人们善于职守,天子狩猎时,把猎物都赶了出来,所以才“壹发五豝”、“壹发五豵”。

这里重点强调了虞人的应职和天子的应德,于是才有了“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

但是在《诗三家义集疏》里却有了另外的解释,鲁说曰:“《驺虞》者,邵国之女所作也。古者圣王在上,君子在位,役不逾时,不失佳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及周道衰微,礼仪废弛,强凌弱,众暴寡,万民骚动,百姓愁苦,男怨于外,女伤于内,内外无主,内迫情性,外逼礼仪,叹伤所说,而不逢时,于是援琴而歌。”

这一段的解释很有嚼头。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在这一段的前半部分给出了答案,即古者圣王在上,君子在位,役不逾时,不失佳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圣王守道于上,君子们司其职守,各安本分,天道轮回,应时而为,际遇佳会,共生和谐,才能让整个社会无闲夫于各行各业、无怨忿于家家户户。

按照《鲁说》后半部分的解释,及周道就衰微了,那样的美好情景不复存在了。一个不好的社会出现了,强凌弱,众暴寡,内迫情性,外逼礼仪,这几句需要认真理解。

强凌弱,是强权对于弱势的欺凌,涉及到公民权利和人权本身。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的一个问题,历来就有了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限制公权力和强权的滥用,用笼子去关住那一只“苛政的猛虎”。

众暴寡,是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欺凌,涉及到民主的制度安排。人类历史上很多次出现的“多数人暴政”,表面看来体现了多数人的意志,但是实际上也是对于生命的踩踏和人类的无妄之灾。而且,众暴寡更加隐蔽,它往往打着民主的旗号,危害更大。

简单六个字,道出了中国社会关于民主和民权的全部思考。

而內迫情性、外逼礼仪就进一步说出了社会治理的方法论总结。我们可以从反面来这样设想一下,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人们才会要迫使自己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表露?深藏自己对万事万物的看法而不表达?进而还要尊重一切已有的安排、按照既有的套路和规则迫使自己认认真真地走形式还要表现出很顺从的样子?

“内迫情性”和“外逼礼仪”是相生相伴的。

越是不让人真实的表达,就越需要各种规矩来禁锢人身!

所以,第二种解释就是周道衰微之时,人们叹伤所说,而不逢时,于是援琴而歌。

从全句来看,无论是在茁壮的芦苇丛里掩藏的“五豝”还是在蓬蒿里隐蔽的“五豵”,都是虞人们忠于职守在恰当的时刻被驱赶出来的,迫不逢时,当被猎杀。怎么就能由此比兴出“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呢?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却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

自古以来,上至皇权下到治权,权力跟前一直秀场不断。

有人打猎,就有人将猎物备足;

有人巡视,就有人检视吃喝;

有人讲话,就有人打磨讲稿;

总之,不能让“有人”感觉不爽。

秀得好,绣出盛世一片锦绣。

也有秀得不好的,便是一片狼藉;有的秀是“一叶障目”、“盲人摸象”;有的秀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还有滑稽的秀,便是“皇帝的新衣”。

从这个角度看,虞人这个官职就是为作秀服务的。

3小时前

43

暂时女朋友 2星

共回答了74个问题 评论

相传帝尧的时候,就设了“虞人”的官位来掌管山河、苑囿、畋牧的事情。舜的时候曾封伯益为虞官,专管草木、鸟兽之事。

1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