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周氏的由来

执入恶人谷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咹眠药 1星

共回答了138个问题采纳率:92.4% 评论

在江山,周氏是个大姓,据近年的统计材料,人口就达四万余人。自唐代始祖周美(史载:任衢州刺史)迁居此地,生五子,取名为新、桐、学、丽、平,史称五坦,遍布江山各地。江山是个周氏祠堂颇为多的地方,据民国26年的江山周氏五坦总纲谱记载,有名有号的,就有53个之多。而排行第二的桐字辈,走遍江山各地,竟难以找到桐坦祠堂的落脚之所。

  仅在民国26年版的江山周氏五坦总纲谱中有一句记载:后周荣三祠,第二十九世祖讳继祖行荣三为中兴祖现传五十三世丁,一百五十余人祠建于南宋咸淳年(1264年)间,民国十一年(1922年)壬戌山旧祠迁造深堂于山(后周)。此是江山唯一留存的一座桐坦宗祠,即荣三祠。其建筑规格是一字五间,两边各三小间厢房,其柱大如箩。虽其恢弘气派,也只能在此深山中自喻。在此偏僻之所,仍难逃1940年日寇之兵火。大火之后,只剩一片焦土。

  也就是说,荣三祠在(1264—1922)722年这一长时间段消失过。

  为何其他各“坦”人丁兴旺,宗祠遍布,唯桐坦一支独损?据桐坦后人述,他们的先祖在南宋时曾有学富五车者考取功命,举探花衔,于是周氏桐坦一支荣耀一时。当是时,那位先祖因家底丰厚,又获如此荣耀。于是,失控自我,在当地横行一时。适值三省总督路过此地,此公故病重犯,让人逮个正着,祸及满门。

  于是,举家连夜避难,逃至深山,即现清湖镇贺周村。

  现查可靠数据,原籍周氏桐坦荣三祠族有244人,外迁清湖镇一村10人,小清湖九村一支12人,及考取大学,或外出经商办厂迁出户籍10余人。时隔七百余年,这支曾被人遗忘的周氏桐坦一族,人人安其本份,从未有人行所谓越规闯祸之事。相反,据最近江山周氏宗族普查,这支居于深山之中的桐坦荣三祠族人,解放后考取大学的,获市级以上荣誉的,经商办厂有成的,仕途前程可人的,倒不乏其人。

  易经曰: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江山周氏桐坦后周荣三祠的兴衰,以自身的经历印证了这一哲理。

21小时前

25

花融一夜春 3星

共回答了356个问题 评论

周姓来源:

1、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讷的,后梁时赐姓周。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二、迁徙分布: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又称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19小时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