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软心活 2星
共回答了260个问题采纳率:94.3% 评论
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韩、赵、魏三家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共同打败了晋国执政的智氏,然后逐步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魏、赵、韩这东方由晋国分裂而来的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
13小时前
恰似缘 4星
共回答了474个问题 评论
山西叫“三晋”,源于“三家分晋”。也就是说,山西是先叫“晋”,后来才叫“三晋”的。
那么,山西为什么简称“晋”?因为那个遥远的传说。
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山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地。山西的简称“晋”,来自于先秦的晋国。
晋国的第一代国君,是西周第二代君王周成王的弟弟,名叫叔虞。周武王在建立周朝以后不久就病逝了,继位的成王年轻还很小。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在花园里玩,随手拣了一片梧桐叶,撕成圭的样子递给弟弟:“拿去,我用它来分封你”。几天以后,辅政的周公以“天子无戏言”的理由,催促成王,真的举行分封大典,把更加年幼的叔虞安排到山西来做诸侯。
这个颇具童趣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天子的弟弟,迟几年肯定也要做诸侯的,并不是周公借题发挥,替叔虞争取封地。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晋国的历史,比西周的建立晚不了几年(当然,开始时不叫晋国,叫唐。到第二代诸侯时才改名为晋)。
发展到春秋时期,晋国已经成为一个巨无霸型的国家,不仅东迁的周天子比不了,其他诸侯国也根本无法与其相抗。但是,“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攻破”,列宁的名言不是预言,而是总结。晋国国君也大权旁落,六家权臣实际上成为晋国的统治者。
晋国国君被废,同时六家权臣互相争斗,获胜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从前的晋国,是为“三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11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3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年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