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还未尽 3星
共回答了386个问题采纳率:94.3% 评论
两棵枣树出自鲁迅写的《秋夜》。
鲁迅曾在《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的行文诉求,两方面:批判黑暗、鼓舞士气。秋天是萧肃的,秋夜更加色素惨淡,这秋夜即是黑暗的象征,而枣树则展现出了傲然独立、不畏风寒的精神风貌。《秋夜》最突出的创作手法就是象征,下面我们就枣树的意象着重来分析它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鲁迅将黑暗势力形容为“奇怪而高的天空”,它凌驾于万物之上,不了解人间风貌,只知冷酷和压迫。接着,鲁迅将底层的贫苦百姓形容为“极细小的粉红花”,它们卑微弱小,不堪风霜,只得瑟缩于大地一隅。这之后,鲁迅才引出了“枣树”。
这枣树不同一般,它虽被无情抽打,虽然落尽了叶子,却不肯屈服,仅剩的枝干没有弯曲,反而直挺挺地指向天空,仿佛要刺破那“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鲁迅用隐喻,枣树就是那些勇敢而伟大的抗争者,天空则是黑暗势力,二者的博弈就是当时现实现状的影射。
《秋夜》通篇皆是象征,枣树、天空、花草、飞虫各有所指,而其中枣树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的是被动的弱小的但却毅然反对压迫的一群,他们是救国救民的希望之星。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写法其实是有巨大优势的。第一点,一株又一株,有一种前赴后继的感觉,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会继续冲上来,这既赞美了抗争者们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又寄予了希望之光,指出“枣树”会源源不断地站出来,同时也鼓舞广大的有志青年站出来。
第二点,鲁迅将这段话置于《秋夜》开篇第一段,起到了强调和突出主题的作用。鲁迅表面上写的是秋夜,实际上却是刺穿秋夜,而能够刺穿秋夜的正是那些被摧残地光秃秃的枣树。
3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3个回答
2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