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赋白话文

春风斩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电车计划 2星

共回答了294个问题采纳率:98.3% 评论

《东都赋》通过光武和明帝之政绩,盛赞东汉的典章制度:兴礼乐,尚法制,崇俭朴,抑奢侈;文教大兴,德化大成。使百姓“弃末反本,背伪归真”,从而“内抚诸夏,外绥百蛮”。总结了汉代立国兴邦之基,长治久安之源。惟赋中“天人感应”思想较浓厚,是其局限。

《西都赋》与《东都赋》虽分两篇,实为一赋。前者通过西都之繁荣富裕反映汉代经济文化建设之高度成就,后者通过东都之法度教化以反映汉代政治思想建设之重大成果。作者创作思想虽说是前抑后扬,但其艺术效果却是相辅相成,使两赋有如珠联璧合,各呈异彩,共同为上升期中的封建王朝京都勾绘了崭新的艺术形象。于光华说:“昭明选赋,独冠《两都》,正以兼扬、马之长,义正而事实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这些评论,都准确道出两赋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都赋》的前篇《西都赋》以纷繁的形象描绘极力夸耀西都长安的奢侈,并慨叹礼仪法度的泯灭;后篇《东都赋》则转换角度,变侧重形象描绘为描绘与说理并重,着重叙写东都洛阳的仁德礼仪。实际上是“序”中所言的“折以今之法度”的具体艺术实践。

《东都赋》从礼法的角度,从制度上衡量此前赞美西都者所述西都的壮丽繁华实为奢淫过度FONT>无益于天下,而不在规模和繁华的程度上贬西都、褒东都。赋文语言博丽典雅,创新讽喻之方法,增强了讽谏的效果。

《东都赋》立意的重点借东都主人之口极有章法层次地表现出来,颇能发人深省。通篇称颂今朝的盛事:光武中兴、东都兴建、礼仪制度之行、仁义威德之广以及田猎、祭祀、宴饮等具体体现法度的活动等等,从而显示了东汉王朝的声威。然而作品突出的内容是以开国之君光武帝与守成之君汉明帝为典范所体现出来的仁德礼仪。也就是说,作品以“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为主体,雄辩地说明了建都洛阳的英明正确,以及东汉王朝在教化德行方面并不稍逊于西汉王朝的道理。

受时代礼乐文化复兴思潮影响,班固对儒家礼乐理想充满向往。在《汉书·礼乐志》中。他继承ont FACE='宋体'>了《荀子·乐论》、《礼记·乐记》的儒家音乐理论思想,强调音乐的雅正和颂扬功能。赋中着力描绘了后汉的制度之美,盛赞光武帝重造纲纪之功和迁都改邑的重要决策。而对于身处其时的明帝朝,班同更爆颂美之语,褒扬了明帝朝崇盛礼乐、修明法度、巡狩万国所取得的成就。

作品以大赋惯用的笔法铺陈叙写了增建宫室、开发苑囿、出颂德的目的。铺排之后,又归之于节俭:“于是圣上睹万方之欢娱,又沫浴于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乃申旧章,下明诏,命有司,班宪度,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这样,既展现了东汉帝国的风貌,又塑造了一个“克己复礼”背伪归真,业绩辉煌又肯躬行节俭的帝王形象。无疑,这种意在“宣上德”的作品确有安定社会,维系人心的积极作用。

此赋在文学技巧方面较以前的汉大赋有所独创,如在行文上对偶句式的增加,敞文句式的减少。文中以四六句为主,使行文符合“终奏雅”的模式,加强了

讽喻劝导部分的篇幅,其主旨以讽喻为主。是对以往汉大赋结构谋篇的巨大发展。赋作的结尾部分嘲挪斥责了社会上那些言必称“五经”的泥古不化者,鲜明地反映了作者反对褒古毁今的立场,透露出时代进步思潮对作者意识的影响。

21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