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叹 3星
共回答了346个问题采纳率:92.2% 评论
(1)春节,时在农历正月初一日,即农历新年。古称元日、元旦、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春节习俗主要包括:办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给压岁钱、祭祖、拜年等。春节是周而复始的“年”的节点,在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均具有辞旧迎新的意义。人们在新旧交替中感恩天地、祖先,祝福亲朋,喜迎新春。“回家过年”已成为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在海外华人及国际社会均有广泛影响。
(2)元宵节,时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灯节。因是春节后第一个月圆之夜,亦称上元节、元夕。元宵习俗主要是包元宵(汤圆)和以灯会、社火、巡游为主要内容的庙会,因通常在夜间、在公共场所举行,俗称“闹元宵”。与春节之家庭本位相区别,元宵节是我国城乡居民广泛参与的、公众性的娱乐空间,是中国式“狂欢节”。
(3)清明节,时在“春分”后第十五日(约公历4月5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时空气清新,天地明净,故称“清明”。
清明是祭祖、祭先烈,缅怀亲人,体悟人生的节日,也是迎春、赏春的节日。人们以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方式沐浴春光,感念先人。
(4)端午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端午节由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主要节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佩香囊、饮药酒等,具有避瘟祛疾、养生保健的含义。
端午节在历史传承中,又被赋予纪念以屈原为代表的民族先贤之义,成为唱诵诗歌、激扬正气的重要节日。
(5)七夕节,时在农历七月初七日。七夕之夜,星汉灿烂,牵牛星、织女星隔银河相望,民间有牛郎织女传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夜,人们遥望星空,祈求幸福。作为中华民族的情侣节,七夕节的精神价值是肯定、向往、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
(6)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八月节”。
中秋初始,意在祭拜月神,庆祝丰收。而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期待,又使中秋具有期盼团圆的节俗,也称团圆节。其节俗为亲朋之间馈赠月饼,又称团圆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精神;也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期盼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亲人团聚的愿望。
(7)重阳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节、登高节。
重阳节俗主要有:登高、远足、佩茱萸、饮菊花酒、举行敬老仪式等。重阳节是秋游之节,也是敬老之节。
11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2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4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