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字的起源和演变

烟花碎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萧萧风雨夜 3星

共回答了311个问题采纳率:99.2% 评论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

年在古代汉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引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夕的故事》,并非现在错误版本,"夕"是怪兽)

略说

年字甲骨文刻作人负禾之形,会谷熟收成之意。很可能由於收割是农业社会年中的盛事,而且古时禾谷一年一熟,於是「年」被(引申)用作周年之年。

详解

现在通行的楷书「年」字,从字形看,可算是纯粹的「记号字」(参裘钖圭)。其较早期的字形的形符及声符已不复见。《康熙字典》把其字归入「干」部,看来是不得已的做法。

甲骨文年字形象人负禾,字作「秂」形,「人」既表义又标音(参王辉、沈培;按︰「人」、「年」同韵在某些闽南话中仍保留著)。

「秂」,《玉篇.禾部》训其义曰︰「欲结米」,

《集韵.真韵》谓︰「禾欲结者」,即是禾将结实。

二字书所训正与「秂」字构形初义暗合。禾熟可收割,捆成一束,人方可负禾。故「秂」形构本义应是谷熟收成。亦可指一年中庄稼的收成,这个意思保存在后世用语如丰年(丰年即丰收之年)、年景及年成。

又可能由於禾谷每年一熟,故以之作纪时之用。

西周以后金文字形讹变,原初所从「人」形中央或增圆点,或加横画成「千」形,整字作「秊」形。其形为睡虎地简、小篆所承。

金文有的在「千」形下加一画,讹变成「千字下面加一横」形(按︰非「壬」形,参「」)。一说古文字时增横画,无意︰从千乃从人所衍变,从乃从千所衍变(参李孝定)。

战国金文有字形下部所从讹作「土」。

小篆从禾千声。王辉认为千字从十人声,年为人声之孳乳字,故可与人同音,可备一说。

马王堆汉墓帛书年字写得有点像后世的「手」形。

东魏楷书有将年字作从禾从干形的(见高湛墓志)。

而形近现在通行的楷书「年」字於南朝时已见(如萧憺碑)。

甲骨文用其本义。卜辞常见「受年」一语,读作「授年」,意思是授予好收成(参陈秉新)。

又用作纪时名词。古时谷一熟谓一年。

卜辞︰「贞自今十年(又)五」(《合集》24610),其中年即用作此意(徐中舒),表示十五年。

若此例之分析可信,则《尔雅》之说可商,因为殷人很可能已有以「年」作纪时之用。

《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姑勿论《尔雅》之说可信否,郭璞之注仍可参︰「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邢昺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

金文常用「年」作年岁之年,其中「万年永宝」乃金文之习语。

另外,西周有以「禾」、「人」二字作「年」字用之例。

如北子觯︰「北子乍(作)宝尊彝,其迈(万)禾(年),孙子子永宝」(《集成》修订增补本6507)。其中「万禾」,「禾」当读作「年」。

甫人父匜︰「甫人父乍(作)旅匜,[其]万人(年)用。」方浚益、杨树达认为其中「人」应读作「年」。

「人」作「年」用的例子亦见於成白邦父壶及季朁罍。

战国文字中,年字除用为人名和本义外,均作时间单位用(参何琳仪、陈秉新)。

战国「年」字与农作物收成丰硕与否关系至紧,许慎对这一点有握要的理解,他的说法亦与传世文献十分吻合。《说文》︰「本作秊。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秊。』(按︰指《春秋经.宣公十六年》)」

「大有年」之意可参《春秋公羊传.四.桓公三年》︰「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何休注曰︰「谓五谷皆大熟成。」「大有年」即「大丰年」,而「大丰年」即是五谷成熟、大丰收之年。

「有年」之意可参《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古人重视农作物之收成,从他们对丰年之祈求可见一斑。《周礼.卷廿四.籥章》︰「凡国祈年于田祖」,郑玄注︰「祈年,祈丰年也」。

2小时前

1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