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44讲的什么

心房敞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骏马拐腿 4星

共回答了408个问题采纳率:97.1% 评论

该片讲述的是1944年第2次世界大战末期,发生在爱沙尼亚境内的残酷的战争故事。

爱沙尼亚,这个夹在北欧列强及苏俄之间的波罗的海小国,数百年来,世世代代一直重复着被左右强邻肆意凌辱的悲惨命运。

1941年,爱沙尼亚又一次被苏联吞并,但不久德国人又迅速占领了爱沙尼亚全境。于是,爱沙尼亚人有的被迫成为了苏联红军,有的加入了德军。同一民族的同胞,却代表着两个入侵者你死我活地替强盗们抢夺着自己的国土。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从德军武装党卫军第20师一群爱沙尼亚青年视角展开的,他们是自愿加入德军抵抗苏联入侵的。他们在祖国首都塔林前沿防线痛击苏军部队。后半部分则是180度的视角转换,从红军爱沙尼亚战士们的视角进行拍摄。这种视角的大切换具有很强烈的对比感,但又巧妙的让观众意识到身穿两种军服,将子弹无情射入对方身体的其实是同一群人。

这也让我有了深深的困惑感:这些以死相搏的战士,他们的勇敢、无畏、流血、牺牲,究竟有没有意义?

他们是否清楚奉献了血肉之躯,究竟是为了谁而战?为了什么而战?

为了国家,国家早就没有了,而且谁才是代表国家的呢?

为了民族而战,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红军的爱沙尼亚人和德军的爱沙尼亚人还是一个民族吗?

但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导演把我的这些困惑一丛丛剥开了。

作为红军排长的尤里约吉,打死了党卫军士兵卡尔,并从卡尔胸前找到了一封写给妹妹的信。尤里在军队推进到塔林后,找到了卡尔的妹妹。妹妹读了卡尔的信,知道哥哥是为了反抗将他们的父母、小妹送往西伯利亚的苏联人而战斗的,他要保护家人,为家人而战。

党卫军的爱沙尼亚士兵在撤退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救助百姓,一名战士冒着被飞机扫射的危险扑救小女孩。在接近首都的森林里,士兵们将那里作为最后的抵抗阵地,他们也非常清楚,这里也是自己的坟墓。他们不再撤退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撤退将会让身后千千万万的无辜者被残酷的肆意宰杀——苏联人报复性的屠杀,比德国人更加的血腥、泯灭人性。

他们并非为希特勒而战、为德国人而战,他们是为了老人、孩子、女人和所有无辜者而战。

在俘虏了一群未成年爱沙尼亚党卫军士兵后,苏联人指挥官下令全部就地枪毙,但红军爱沙尼亚士兵拒绝执行。恼羞成怒的苏军指挥官枪杀了抗命的尤里,当他将枪口转向另一名爱沙尼亚军官时,士兵一声枪响,干掉了这个冷血的战争怪物。

是的,他们也不是为了苏联而战,更不是为指挥官而战,他们为同胞而战,为同袍而战,为正义而战,为良心而战。

影片的最后用一行文字来点题:“向所有为自由而战斗和牺牲的人致敬!”

是的,为自由而战,确实是一个更为终极的理由。所有的战斗都是为了让自己、让家人、让更多无辜者不再被禁锢、不再被奴役、不再被肆意践踏与杀戮!

我们无一日不在为自由而战。

2小时前

3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