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厼拽 3星
共回答了313个问题 评论
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 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 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黄梅 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也 曾被称为“怀腔”、“府调”。1953 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黄梅戏作为新剧种被正式定名。2006年国务院批准黄梅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授予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为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
安庆地区自古诗歌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潜山和怀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代表作《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余闕在《城隍廟碑記》中写道:“五月之望,里俗相传以神生之日也,民无贫富男女,旄倪空巷闾出乐神。吹箫伐鼓,张百戏,游像舆于国中。”该“碑记”收录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安庆府志·碑记》中,可见在安庆地区演戏的历史非常悠久。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明万历年间所著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中说:“至嘉靖,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 为徽青阳”。自明嘉靖年间,在 与安庆仅有一江之隔的青阳县域形成的青阳腔,对黄梅戏的诞生起到了 哺育作用。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的特征来源于青 阳腔,《天仙配》《山伯访友》《云楼会》《四姐下凡》《卖水记》《买胭脂》《花亭会》《戏牡丹》《湘子化斋》《王婆骂鸡》《借妻》《吕蒙正回窑》《牡丹记》《王道士拿妖》等黄梅戏剧目是直接从青阳腔剧目移植过来的【王兆乾,《黄梅戏艺术》,1982年7月,第43页】。
在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茶业自古兴盛,在唐代陆羽《茶经》 等古籍中均有记载。该地区的采茶演艺也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清 顺治十年(1653)《太湖县志·岁时》中记载道:“十五日,古谓上元 日,俗谓元宵。神庙并各街市悬放花灯,…… 又或为俳优假面之戏,锣鼓喧沓,老幼逐之为乐,至达旦焉。”清顺治十一年(1654)《潜山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安庆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怀宁县志》以及乾隆二十三年(1758)《东流县志》中都有“俳优假 面之戏”的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池州府志·时序》和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贵池县志》中记载道:“凡鄉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馬,或肖獅象,或滚毬燈,粧神像扮雜戯,震以锣鼓,和以喧號”。“粧神像扮雜戯”与“俳优假面之戏”就是延续至今的贵池傩戏。“震以锣鼓,和以喧號”与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特征完全相符。著名黄梅戏音乐家王兆乾发现,“贵池傩戏是较古老的假面戏曲,清道光以前安庆、池州各县都有这种戏剧存在,见于东流、宿松、望江、贵池县志, 称作‘假面俳优之戏’。今日犹能演唱贵池傩戏,有高腔与傩腔两类声腔,其傩腔就是以唱采茶歌为主”。【王兆乾,《黄梅戏艺术》,1992(1),第46页】。安庆地区悠久的茶业史和采茶演艺史为新中国黄梅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清道光《怀宁县志》《桐城县志》和《宿松县志》中都有采茶演 艺的记载。清道光六年(1826)《宿松县志》的《风俗志》中记载道:“十 月立冬后……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豳击鼓,近或杂以新声,溺情惑 志,号曰采茶,长老擯斥,亦絀鄭之意云。”该记载中提到了“演奏队伍”,有“新声”,有“溺情惑志”的内容,还有老者的反应,比较接 近“采茶戏”了。如此早期并详细地描述“采茶戏”在全国地方志书中也是少见的。1879 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报道了每年在安庆集贤关外演出的“与江省之花鼓无甚区别”的“黄梅调小戏”。晚清安徽潜山文人王浣溪撰写了 17 首“观戏诗”,收集在《爱山光阁》文集中。“观戏诗”写于 1900 年,其中所写内容与《乌金记》(又名《桐城奇案》)《天仙配》《罗帕记》《双合镜》和《山伯访友》等黄梅戏传统剧目接近【汪同元,《黄梅戏艺术》,1987(4),第 124 页】。王浣溪在诗序中写道:“采篮戏所演故事,本属无稽,然声虽淫,而事有近正者,因戏系以诗焉”。该组“观戏诗”证明了潜山岳西一带“采篮(茶)戏”的大戏在 1900 年已经定型。
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在《皖优谱》(1939 年)中写道:“(黄梅调) 他省无此戏也”,即黄梅调是安徽本土剧种。民国十二年(1923 年)《商 南县志·风俗》记载道:“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負迁移商,爰得我所,闻风兴起,接踵者日益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地虽属陕,而服食器用,文字语言,实有南方风气。”在陕西省商南县, 居住着许多清朝乾隆时期从安庆各县迁过去的移民,他们至今还操持着 安庆方言,还传唱着 200多年前从老家带过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即是黄梅戏的声腔。2017 年 1 月12日,《人民日报》发文《黄梅戏起源有新说》: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
黄梅戏的声腔,取材于安庆周边乡村的茶歌、山歌、秧歌、渔歌等 民歌,以及鼓书、琴书等民间说唱音乐和一些宗教音乐,并广泛汲取融 汇青阳腔、高腔、徽调等音乐元素和联曲方法,形成了花腔和主调两大 腔系。花腔属民歌曲牌体,保留至今的曲调仍有近两百支。主调是板腔 体声腔体系,以〔平词〕为基础,包括〔八板〕〔火工〕〔二行〕〔三 行〕〔彩腔〕〔仙腔〕〔阴司腔〕〔对板〕〔哭板〕等。曲调委婉优美, 语言通俗风趣,情调丰富生动,赋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黄梅戏的剧目,源自民歌和民间灯会歌舞,取材于民间趣闻,大约 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两小戏”、“三小戏”;后来又根据真人真事不断编创新剧、大戏,又从青阳腔、徽调等剧种移植大小剧目, 逐步积累为既广收博采,又彰显地方风味和平民情趣的传统剧目库藏,世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帷”。
黄梅戏自清光绪初年便开始从乡村向安徽首府安庆城区进军,但屡 屡遭受上流社会诋毁和官府查禁,直到 1949 年安庆解放,才得以在市内 立足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1952 年,安庆黄梅戏应邀赴上海演出一 举唱响;1954 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一炮走红。随后,电影艺术片《天仙 配》《女驸马》《槐荫记》《牛郎织女》等相继问世,这个被誉为“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地方戏曲,如“山野吹来的风”流播全中国,享誉海内外,已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列,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标志性文化形象。
附:古代安徽志书中与安徽黄梅戏相关的记载
1.清康熙二十二年《安庆府志·风俗志》记载:“元宵,街市懸放花燈, 其名有鰲山、走馬之類,又製爲龍燈長數丈,明炬環遶,或裝俳優假面之戱,皷樂喧㳫,老幼追逐爲樂逹旦,近又製 擡閣燈船燈頗爲工巧”。
18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2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2个月前5个回答
1个月前3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3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