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和二战分为哪两大阵营

甚么叫訫痛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唸唸不忘 1星

共回答了128个问题采纳率:90.1% 评论

一战分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同盟国是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意大利中途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协约国协约国最开始是英国,法国和沙俄.随着战事的发展,美国加入,中国也加入协约国,剩下的大部分国家加入协约国。

二战分为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 同盟国(战胜国):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剩下的大多数国家。轴心国是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意大利王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傀儡政府)。

15小时前

35

比腦海清晰 5星

共回答了53个问题 评论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同盟国和协约国阵营:

主要同盟国阵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

主要协约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双方阵营:

1、轴心国阵营: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2、同盟国阵营:

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原本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退出了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

13小时前

15

轻点我怕痛 4星

共回答了410个问题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为两个阵营: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意为首的同盟国。

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

一战是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这种非正义的性质从战后的凡尔赛会议也可以看出来;而二战则是一场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

一战导致四个帝国的瓦解——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德意志帝国,

二战结束后,以美、苏、英、法、中为首构建了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现行国际秩序。

11小时前

28

代名詞 4星

共回答了437个问题 评论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指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个对立的国家联盟,德奥意三国同盟与英法俄三国协约(简称“同盟国”和“协约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文名:World War II,又称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日、意三个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人类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7小时前

3

假动作太多 1星

共回答了175个问题 评论

一战:由德国和奥匈帝国还有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和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协约国之间进行。以德国和奥匈帝国还有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战败。

二战: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一战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一战的战争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

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3、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罗斯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罗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二战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2小时前

24

未成熟的心 1星

共回答了181个问题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形成;1904年英法协约的签订和192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英、法、俄三国协约建立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阵营: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40年德、日、意三国签署《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成为法西斯军事同盟;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24小时前

14

记得要微笑 2星

共回答了220个问题 评论

一战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二战主要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为轴心国一方,以三巨头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国为另一方。

一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为轴心国一方,以三巨头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国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17小时前

38

半岛忧伤 4星

共回答了411个问题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为两个阵营: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意为首的同盟国。一战的主要战场是欧洲,共有东、西两条战线。战争一开始,德国便向西线展开了大规模的猛攻,史称“施里芬计划”。然而,英法两国在马恩河战役中奋力抵抗,而且俄国在东线作战,使得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流产。最终双方在西线转入了阵地战,开始长期对峙的状态。

不同于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二战是一场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暴政的正义战争。

9小时前

8

晚安我自己 4星

共回答了416个问题 评论

1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为两个阵营:以德奥(奥匈帝国)意为首的同盟国,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俩个阵营:以德意日为主的轴心国,以中国,美国,英法为主的同盟国

2一战的原因是两大落实集团形成及对立。

二战的原因是经济危机没在矛盾激化,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

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扩张,剥削,导致利益分配不均,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军事战争

3近些年,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颜色革命或者直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根本目的就是对这个国家人力和资源的剥削,用以来满足本国资本的贪婪,特别是近些年对我国的制约,层出不穷,用各种荒唐,双标的理由遏制我国发展,当今的年轻人要时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野心目的,发愤图强,认清文化污染,记住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1小时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959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