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路人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炳烛之明,汉语成语,拼音是bǐng zhú zhī míng,意思是人到老年,好学不倦。出自汉·刘向《说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解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2。暮:晚。
3。炳烛:点燃火把照明;炳,点,点燃。烛:火把、火炬。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把、火炬。蜡烛出现较晚。商周时代的烛,是以苇麻做芯,外用布包裹的火把、火炬。东汉·许慎《说文》:未燃的火把通称为燋,用于把持的火为烛,置于地上的为燎。
4。而:表转折。
5。安有:哪有。
6。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
7。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
8。好:喜欢,喜好。
9。阳:光亮。
10。壮:壮年,古时称三十岁为壮年。
11.。孰与:XX和XX相比较而言更XXX,固定形式。可以解释为:与……比哪个(谁)更……。例《邹忌讽齐王纳谏》。孰: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
12。昧:黑,暗。引申意为"愚昧"。
译文
晋平公询问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再学习,恐怕为时已晚了!"
师旷说:"您为什么不点燃火把来照明呢?"
晋平公说:"哪里有作人臣子,却敢戏弄自己的国君的人呢?"
师旷说:"我盲臣哪敢戏弄国君您啊!臣下听说: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早晨温和的太阳下学习;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正午的烈日阳光下学习;老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将蜡烛点燃,散发光亮来学习。在点燃蜡烛的亮光下(行走)和在黑暗愚昧中行走(哪一个会更好呢)?"
晋平公说:"好极了!"
13小时前
猜你喜欢的问题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5个月前1个回答
5个月前2个回答
热门问题推荐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2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
1个月前1个回答
4个月前3个回答
2个月前1个回答